提到了这个很久很久没有被人提起过的名字,般若与慈航皆为之一怔。
若不是青灯寺外的那一剑,他们大概已经彻底忘记了这个名字。
“青灯老和尚胸口有一道剑痕,不知是哪位世外高人留下的,当初一剑便斩杀了宝觉真人,那个时候,陈国的所有梵天都在,包括定光,如果将佛子藏在青灯寺……定光应该不敢造次。”
法喜重新提起了当初那令所有人都毛骨悚然的一幕,慈航却说道:
“可那终究只是一道剑痕,如此惊天慑地之威,谁能保证还有没有第二次?”
法喜看向慈航,反问道:
“如果是你,你敢赌么?”
慈航沉默不言。
他自然是不敢赌的。
不止他不敢赌,他可以确定陈国的梵天皆不敢赌。
因为他们不可能接下那一剑。
这意味着,如果青灯胸口的剑痕触发第二次,那前去挑事之人便一定会死。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咱们不如先将佛子藏到青灯寺去,再把这件事情的始末告知与宋桥,他也能帮忙想想其他办法。”
三人一合计,便由般若将消息传递给宋桥,法喜则带着佛子前往青灯寺。
当初青灯大师在讲经台上遭受审判之时,除了无尘,未有一人帮他说话,而今他们之所以认为青灯会帮忙保护佛子,一来是因为他对于佛门至高梵天的怨恨,二来则是因为法喜与法慧的这层关系在里面。
最早法慧出家的时候,青灯已经经历审判十余年后,佛门人人排挤,人人皆不待见,但那时候的青灯与现在大不相同,他虽然修为尽废,可对于人世冷暖仍旧抱有一丝希望,于是纵然冷眼受尽,却依旧还在坚持讲经传道,恰好法慧就是其中之一的受益者。
那个时候,法慧是法喜的得意弟子,原本法喜准备将法慧当作关门弟子来培养,可后来因为一些外人不知道的原因,法喜最终另择关门弟子,而法慧则跟随青灯开始在陈国四处游历传道。
然而青灯被陈国众多梵天一同审判之事早已经遍传天下各处,四处众说纷纭,有说他为入魔之人,有说他表面向佛实则为妖邪伪装,想要污浊佛门蛊惑人心……如是青灯数十年的口碑与声名就在这样的谣言之下渐渐腐烂了。
他第二次带着法慧游历陈国之时,几乎无人再来听他讲经,甚至还有不少曾经听他经文的受益者对他肆意羞辱,扔些烂菜叶子臭鸡蛋在他的身上来,然后哄笑着离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