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钦州公署(第1页)

县城内外的看诊几乎在同时进行,只不过城外更加残酷。

楚辞仿佛成了执掌生死簿的判官,一句话便可以决定那些可怜人的生死。

他蹲在这些层层叠叠的人堆面前,机械性的搭在一个灾民的手腕上,本来冷漠的眼神中突然迸发出一缕光彩,对一直守在他身边的雪生重重地点了点头。

雪生即刻会意,“这个还能救,先灌一碗药抬到旁边。”

衙役们即刻行动,而那个被抬走的人,本来紧闭的眼睛竟然流出泪水来,可惜他眼角都是脓包,流出来的泪也是淡黄色的。

忙碌一天,结果还有救的灾民也不过三十几个,剩下的灾民绝大部分已经死亡,被衙役们找地方焚化了。

这一天城外的浓烟一堆接着一堆,所有人的眼神都是麻木的。

第二天——县衙后宅门口外的空地上,不知何时也搭起了草棚,城内没有染病的百姓都聚集在这里等着开饭。

孟晚带着付孝的家眷们、没有染病的女娘和小哥儿们在门内忙碌,院里空出位置来搭了七八个灶台,还有案板水缸等,将本来就不大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

她/他们从天还没亮就开始忙碌,一筐筐的馒头往门外端,外头搭了两张长桌和两个大水缸。馒头就放在桌上,水缸里则是熬得粘稠的糙米粥。

要紧急去城外搭棚的衙役和汉子们先吃,每人可以凭县衙发的工号去领两个馒头一碗粥。

县衙的几个小吏站在桌前给大家发馒头,桌子后头坐着的阿砚像小大人一样抬笔记录。

他虽然年纪小,可也进了学,因为从小练过,身边又有宋亭舟这样的行家调教,字写得比高他几届的学长还漂亮,这会儿正像模像样的给大家记账。

“陈春,已领。”

“张二,已领。”

“李三狗,说就要一个馒头,剩下一个给他媳妇留着???”

阿砚写着写着有些不对劲儿,他也不知道是哪儿不对劲。只见面前的小吏拍了面前瘦小的汉子一把,“留个屁啊留,孟夫郎都说了,一会儿会给你们老娘媳妇留饭,没准吃的比你们好!都瘦成一把骨头了一会儿干活能干的动吗?小风,再多给他添半碗粥!”

旁人无不羡慕的看着李三狗,但转念一想那粥那么稠,自己两个馒头一碗粥也能吃饱,复又扭头将脑袋埋在粥碗里喝了起来。

阿砚有些听懂这些大人的意思了,他嘿嘿的笑了两声,接着记他的账。

“王小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