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大学城。
烈日炎炎,蝉鸣聒噪。
江城像是被放进了大蒸笼里。
那滋味别提多酸爽!
但比天气更热的,是惠团网的地推攻势。
自从启动大学城推广计划,张晨便亲自带领团队一路高歌猛进。
所有人穿着统一小红T恤,衣服背后印着“惠团”两个大字。
美院是第一个被攻下的据点。
起初,只有零星几家店愿意尝试这个新生平台。
但很快,当第一批订单如雪花般涌入后,商户们的态度变了。
“小张啊,你们这个团购网真不错,昨天一天就给我带来了78单!”
美院后街的“老王炸串”老板笑呵呵地拍了拍张晨的肩膀,顺手把新打印的海报贴在了玻璃门上最显眼的位置。
海报是方翔倩设计的,陆向阳给出的版面意见。
采用统一的白色底,印着醒目的红色logo,右下角还标注着“大学生专属优惠”。
很快,这种红色logo像海浪拍岸一样蔓延开来。
师范大学的小吃街、科技大学的文具店、医科大学的咖啡厅……
只要走进大学城每一所大学的任何一条商业街,视线所及之处,必定能看见那抹熟悉的红色。
到了周末,地推效率尤其惊人。
兼职学生以两人一组,背着装满宣传单的帆布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
“老板,入驻惠团网完全免费,用户网上订单,有专人配送!”
“入驻我们平台,能给您带来大量订单,提升人气!”
“老板,了解一下呗!”
“……”
商户们一听是免费入驻,还有专业团队帮忙配送,纷纷表示愿意尝试。
有的老板甚至主动要求多拿几张海报回去贴。
地推团队士气大振,张晨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是真的高啊!
现在张晨领导的地推团队,成员每天差不多都能挣到150块钱。
短短两周后,师范大学、科技大学、医科大学、政法大学、邮电大学……
八所高校的商户门上,全都贴上了团购网的标志性红色海报。
“只要踏进大学城,就不可能看不到我们的广告!”
市场部的张晨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攥着一沓新签的商户合同,笑得灿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