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卓想来,收购一家银行的手续和流程,必然是极为繁琐和缓慢的,最快也要几个月。
但实际上,比他想象中要快的多。
很大原因是嘉华的体量很小,也没有上市。再加上收购操盘人是深得沈壁信任,在汇丰工作了足有二十五年的浦伟士。
(蒲伟士51年加入驻港苏格兰兵团,后参加了南北盲肠战争。54年进入汇丰,分别在汉斯、大马、星家坡、斯里兰卡、小日子及戴英分行工作。
79年升任汇丰银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主管华夏业务。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将会是沈壁的接任者。)
但是,快并不代表简单。
相反,麻烦事特别多。
嘉华银行创始人林子丰71年因病去世,他的几个子女对银行的发展路线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经过一系列情节烂俗的家族纷争后,没能出现一个统领大局,救大厦于将倾的强势人物。矛盾不可调和之下,纷纷出售股权套现各自发展。
家族持股比例从65年的百分之六十二,持续稀释至现在的百分之三十八。75年时,银行控制权落到了星家坡侨商刘灿松手里。
刘灿松入主嘉华银行时,持股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
随着完成对银行的掌控,在确定林子丰家族一班子女不会对他造成威胁后,开始持续稀释股份套现,投到自家的贸易公司里。
在稀释股份的过程中留了个心眼,为防止其他股东轻易抱团,或联合林子峰家族成员对他形成威胁,特意将售出的股份零敲散卖,造成眼下嘉华有一大票小股东的局面。
更麻烦的是,其中的中小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很大一部分既是股东也是储户,银行的3.8亿存款中有差不多一半是他们的。
眼下港岛的存款利率普遍是1.83、3.3、3.75和4.2,嘉华银行给自家股东开出的利率打底是5.5,高的达到7.2。
这已经不是存款了,而是金融投资,还是福祸相依共乘一船的金融投资。一旦嘉华倒了,股东们就会血本无归。
正因为有这个基本盘在,刘灿松才敢把存贷率拉到那么高。放贷时之所以虚高抵押物估值,图的也是高利息。
属于激进的,赌徒式的经营。贷款连高利息一起收回来,就能继续玩下去。出现大量坏账,天就塌了。
赌徒嘛,哪怕手里只剩下一条底裤,在骰盅抬起之前也不会认输。
刘灿松很清楚嘉华不良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