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其实在东山站还有一个乡,大约原本有三两千人的样子,现在也荒废了。东二站旁边还有两三个村子,有一个是比较大的。
马凡南不打算完全按照台乐的意思,将手下分散到三个站,他觉得太散,不好控制,也不利于建设。答应驻守三段防区,马凡南不会毁约,他会遵守协议,但这跟建设新家园不是一回事。在马凡南的设想中,因为有防护罩这样神奇的存在,高大厚实的围墙就没必要修了,东三站和第二站合适建立为军屯,再将列车改装成铁甲战车,防卫力量应该足够了。而东一站则建设为生活区,七八万平民和三万多家属将生活在这里。
重建虽然艰巨,但总比从零开始要强。必将那些废弃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可以修复的,有一些很容易修复,有些难度较大,主要是水泥的储量太少,即便马凡南请乐霖和奚嘉美把洛邑新城余下的水泥全带过来了,数量依旧是杯水车薪,不敷使用。那就只能靠大家用土和石子来修补,然后让土系进化者来加固。这样做能节约一些土系进化者的能量,也能大幅度缩短工期,这是洛邑新城工程队总结出来的,对洛邑新城这种物资不够,进化者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的土办法。
目前没有可见的威胁,马凡南留下一千敏捷系进化者轮流在东边三个站外围巡逻,其余所有人都投入到新城的建设中。因为不用修围墙,先期建设又是维修现有建筑,所以工程进度很快。马凡南并没有到处指手画脚,他手下这些人已经相互磨合一年多了,谁有什么能力都是清楚的,分工合作,划片施工,只用了五天,居住区先修复出来了。家具什么都是现成的,从东一站外的山坡上搬过来就行了,而且有多的。以前能住一万五千人的镇子,现在住五六万人没问题,政府机关派出所等等都能住人。不过,一楼原则上不住人,全都用于商业,尤其是手工业、小吃业、服务业和零售业。
在东一站热火朝天搞建设的时候,马凡南带着怀光祥、邱珊哲、霍沛彦去找了台乐,跟他商量货币兑换和物资交易的问题。
这些事情,余哲都全权交给台乐来处理,他自己整天在城主府体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台乐带着饶东萱和艾成雪一起和马凡南他们进行会谈,因为大家也算是老朋友了,事情谈得还算顺利,最后定下来,以晶核作为兑换标准物。在东一区,依旧按照洛邑新城原本的货币体系,也幸亏当初电子化速度慢了一些,虽然后来搞出来,却因为蝗灾和洪水给彻底耽误了,不过这样也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