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曾以为宝钗是世上最周全的姐姐。
螃蟹宴上替她解围,旧衣赠她御寒,每一份体贴都熨帖在窘迫的心上。
直到醉后听见宝钗向众人低语:“林妹妹若有云丫头半分懂事...”
直到宝钗拦下她想为丫鬟缝补的针线:“她们哪里配?”
直到抄检大观园后,宝钗只一句“你且安心住着”便匆匆离去。
雪夜湘云攥着黛玉送来的手炉,终于明白:
宝钗的好,是要你永远活在她的秤砣里。
史湘云初到贾府寄居时,心头总悬着沉甸甸的窘迫。她素来爽利如风,最怕的便是被人看轻了去,更怕自己成了那拖累人的累赘。府邸深深,亭台楼阁,每一处雕栏画栋都衬得她包袱里那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格外寒酸。这无形的重压,让史湘云明亮的笑容底下,总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能铮然作响。
便是这时,薛宝钗走进了她的视野,带着一股子沉静的暖意。一次家宴后,湘云因着囊中羞涩,对着姐妹们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嚷着要做东请客,话一出口,自己脸上倒先烧了起来。宝钗坐在一旁,手里一枚雪白的杏仁轻轻捻着,只抬眼温温柔柔地一笑:“云妹妹既有这份心,自然是好的。只是这大观园里,姐妹们一处热闹,原也不必分得太清。”那声音不高不低,恰好熨帖了湘云心头的燥热。
没过两日,湘云正对着自己带来的几件旧衣发愁,宝钗屋里的莺儿却笑盈盈地捧了个包袱来:“史大姑娘,我们姑娘说,前儿收拾箱子,翻出些料子,放着也是白放着,倒不如请姑娘看看,可有合心意的?姑娘手巧,改改便能穿了。”包袱解开,是几件半新的绫罗衫子,料子极好,颜色也雅致,针脚细密,显然是精心改过的尺寸。湘云手指抚过那光滑的缎面,指尖感受到一种近乎陌生的柔软与妥帖,眼眶竟有些发热。她抬头看向莺儿,声音里带了自己都未察觉的依赖:“替我……替我多谢宝姐姐。”
“宝姐姐”三个字,从此便成了史湘云口中时常提起的称呼。她觉得宝钗待她,是极好的。这好,不在那些金银珠玉的贵重,而在于一种不言自明的体谅。宝钗似乎总能一眼看穿她的窘迫,却从不点破,更不施舍。那份周全的体贴,如同无声的暖流,悄然包裹住她摇摇欲坠的自尊,让她不必在众人面前难堪。对于自幼缺失父母之爱、习惯了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湘云而言,这份不显山露水的庇护,比什么都珍贵。她像一只离群的小鸟,骤然寻到一处安稳的枝头,只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