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天仙的好奇心(第1页)

深夜的杭州西子湖畔的豪宅书房内,苏宁刚审阅完大宁资本下季度的投资报告,正准备休息。

突然,脑海中响起一阵久违却无比清晰的机械音:

【叮咚——】

【系统能源储备已达临界点,时空通道准备就绪】

【宿主即将在一小时后进行强制穿越,请尽快在以下世界做出选择】

冰冷的提示音刚落,五道闪烁着不同光泽的选项悬浮在苏宁的意识海中:

【《琅琊榜》——权谋与江湖的史诗】

【《闯关东》——家国情怀的悲壮史诗】

【《朱元璋》——铁血帝王的创业之路】

【《都挺好》——现代家庭的伦理困境】

【《小舍得》——教育焦虑的现实写照】

苏宁的眉头微微蹙起,指尖在红木书桌上轻轻敲击,陷入深思。

“《琅琊榜》……”他轻声自语,“确实熟悉,自己在那里饰演过誉王,对朝堂格局、人物关系了如指掌。但正因如此,反而缺少挑战。重复走过的路,不是自己的风格。”

目光又是转向《闯关东》,他摇了摇头:“这个题材太过沉重,时代背景特殊,处处都是红线。作为一个外来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当看到《小舍得》时,他几乎要笑出声:“鸡娃、学区房、课外班……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实在提不起兴趣。至于《都挺好》……”

他顿了顿,“一个外人贸然介入别人的家庭伦理大戏,怎么看都显得格格不入。”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朱元璋》这个选项上。

“大明开国……”苏宁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逐渐变得锐利,“朱元璋对文官集团确实太过狠辣,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动辄株连上万。在他手下做事,无异于刀尖起舞。”

“但是,”他话锋一转,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若是选择投奔未来的明成祖朱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位永乐大帝虽然同样杀伐果断,但对真正的人才却颇为珍惜。解缙那般恃才傲物,最初不也得到重用?姚广孝一个和尚,却能参与机要,善始善终。”

他在书房中缓缓踱步,思绪越发清晰:“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讲述的是洪武年间,朱棣还在北平做他的燕王。若能在他未发迹时便投奔麾下,辅佐他成就大业,这份从龙之功……”

想到这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