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大善大恶(第1页)

“小善小恶,说白了,就是将眼界放在自己身上,或者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包括一个国度一个家族,总觉得但行善事,自己就应该得到善了,而作恶多端,就一定会得到报应,然而,往往从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来看,也不见得能够应验!”埃坎为余步认真的讲解,似乎也是一次佛法的解读。

余步心中震动,的确,埃坎说的没错,发生自己身上的很多事情,不正是如此吗?他的父亲一生镇守巫妖魔,可谓行善积德了,可最终得到的是什么?他遇到的那么多天师阁之众,更是大奸大恶之辈,可现如今看来,并没有得到所谓的报应。

接下来,埃坎的解释才让余步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大善大恶,并不是局限自己本身,包括某一个群体甚至涉及到一个国度。

一个人行善积德,并不一定能够善终,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势必影响到某些人某些事,最终会让某些人受益,同样的,一个人作恶多端,最终不一定得到报应,但是一定会祸及其他某个人。

就比如,余步解决了匈奴的危机,不一定会为他自己积得善果,甚至还要遭受一些匈奴的报复,但是却为凉州的百姓,和守边的将士,扫去了祸害与灾难。

反过来,那些天师阁的家伙们,恶事做尽,却还是逃走了很多人,并未得到对等的报应,却给圣殿乃至天下百姓,带去了无尽的摧残。

所谓大善大恶,辐及的不一定是始作俑者本身,而是天下有可能的任何人。

现如今,埃坎重新认识到这一点,便是心胸豁达,重拾曾经的虔诚,所谓但行善事造福天下,不再是局限己身,已然达到了某种心境的至高境界。

因为这个心境,更是让他一跃成为佛法的至高造诣者,成为了佛家的行家里手,据他所说,算是所谓的罗汉,而且还是四果罗汉,差一步就能跃进更高一个层次的菩萨境。

所谓佛法无处不在,而至高造诣者,便是能够得到佛法的眷顾,进而可以得到相应的法力,使其拥有一定的战力。

而这种战力,准确的说,是佛法造诣,也有着等级之分,普通人尽管吃斋念佛行善积德,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佛法的认可,终其一生也可能只是凡夫俗子,也便是所谓信男善女。

只有大彻大悟之辈,才能得到佛法的认可,进一步,可以成为所谓的行者,也算是入门了,在此基础之上,再度精进才能一跃成为罗汉,而罗汉的认知和眼界不同,将之分隔成四等境界。

既是初果罗汉、二果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