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归来那日。
姜子枫等人第一件事,就是去向新皇复命,去领赏。
陆老将军的二子依旧在边塞守关,回来的只有外孙姜子枫,和孙儿陆茗山。
还有崔琰的堂侄儿崔三郎。
三人都到了适婚的年纪,新皇不喜给人指婚那一套,就只给了赏赐,安排了差事。
陆茗山性子沉稳,安排入了禁军。
至于崔三郎,新皇应他爹崔知府的请求,别让他闲着,就给安排进了大理寺,整了个跑断腿的活。
到姜子枫的时候,他不要封赏,而是为他娘讨了个赏:“皇上,听说立了军功,可以为家人讨赏,臣可不可以给我娘讨个诰命?”
景帝静静的看着他,好半晌没说话。
给姜子枫都整的有些局促不安,心里七上八下的。
难道自己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都说伴君如伴虎。
上一任皇帝他没见过,但上边的这位,他还是很熟悉的,曾把酒言欢过。
该不会做了皇帝就性情大变吧?
姜子枫抬眸看着新皇。
还是和从前一样,眉目舒朗。
唯一的变化,就是比从前威严了,有种距离感。
正当姜子枫心中打鼓时,景帝笑着道:“你的赏赐,该领则领,你娘有她自己的功绩,用不着你为她讨赏。”
功绩?
他不在京城的这几年,阿娘又干了什么大事?
似乎家书里也未曾提及。
正等着皇上往下说,就见他身旁的余公公出来解释:“将军,陆三娘子救皇后有功,还曾为边关捐粮草,为江州百姓修路搭桥,曾数次开仓放粮赈济,还带领沧州百姓剿灭北夷细作,实乃女中豪杰,皇上早已为她拟好了册封诏书,就等你凯旋了一并封赏。”
那感情好。
姜子枫一听乐了。
内侍的话就是皇上的意思,都说阿娘乃女中豪杰了,如此高的赞誉。
他又趁机当着群臣的面,向皇上提及改姓一事。
他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趁热打铁,现在说很合适。
景帝却觉得姜子枫变了,变机灵了。
真会挑日子。
看着那些欲言又止,想说点什么,却组织不出语言的御史。
他就很想笑。
刚把陆三娘子抬得高高的。
巾帼不让须眉的娘,声名狼藉被罢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