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来会会石达开(第1页)

沈云峰在附近看了一块地皮,带着依莲去看了,以后就在这里造一栋小院,让依莲和毓海住。依莲看了,也满意,虽然这里住宅规定面积很小,不像王府几进几出,但是沈云峰会弄的住的舒服,那就行了。

私归私,公归公,依莲待了一周,还是要回京城。沈云峰将火器的价格告诉了依莲,并说清楚了款项如何支付等等。还写了一封信让依莲带给肃顺。

这次谈判,依莲根本就不是官方的身份,所以随从都是自己家的人。她们都在钦州等着,沈云峰将依莲送到钦州,跟着“丽人堂”的货物一起北上去天津。

依莲将谈判的情况告诉了肃顺,并把沈云峰的信交给了肃顺,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信的内容基本也就是沈云峰对叶名琛说的那些,世界形势的分析,包括对下一步的预测,建议清廷做好天津和广州的防卫。

见过叶名琛之后,沈云峰对清廷的官员并不抱以多大的希望。立场不同,考虑的也就不同。慈禧能够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话,已经能够代表大清这个腐朽王朝的态度。

列强需要大清这个傀儡政权,而太平军则是要改朝换代,清廷眼里,自然平叛要比抵御外国入侵重要。

再说,这样说话,清廷的皇帝和官员是听不进去的,想要他们听的进去,只有打疼了他们,他们才会听。

这个时间点上,沈云峰才不愿意将力量和资源用在和清廷的混战之上。

此时的太平天国内部也是一团糟,洪秀全见石达开深得人心,心生疑忌,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封王,对石达开百般牵制,甚至意图加害。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不得已于1857年5月避祸离京,前往安庆。

1853年9月,太平军第三次攻占安庆,石达开就决心全力经营安庆。

安庆虽然当时是省城,但是,实际规模不算大,而且防护力也不足,“省城周围九里,高不及二丈”。

虽然城外有外马山、大观亭等江岸险要和制高点,可以以火力封锁江面,但是,如果对方有坚定的进攻决心,以当时的火力水平,这样的封锁是不可能阻止敌人攻破羸弱的城防的。

石达开在黄花亭、马山两处筑土城,在准提庵修建土墙,控扼入城交通线。北门楼安置枪炮,各城添筑望楼等工事;又在迎江寺修建炮台,并将城垣增高5尺,把五门封筑,仅留小南门出入。

城南沿江筑垒,以江为池,无法攀登。

陆路各门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