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横跨亚欧大陆的蛛网轨迹(第1页)

第一站,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三名裹着薄款大衣(祥子的是优雅的米白色长款,初华是亮眼的玫红色收腰,睦则是毫无特征的军绿色)的"东北女商人"快速穿过国内中转通道,身影淹没在前往兰州的登机口人群中。

她的口音无缝切换成略带西北腔调的普通话,抱怨着"兰州拉面不正宗"。

第二站,兰州中川机场。

干燥的风带着黄土高原的粗粝感。在弥漫着牛肉面香气的嘈杂候机厅里,她们购买了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

睦用双肩包作掩护,在一个无监控的洗手间隔间里,快速将三本崭新的、印着新疆某外贸公司信息的护照和配套登机牌递给了祥子和初华。

护照照片上的人像与她们有七分相似,妆容和发型做了微妙调整。

第三站,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

安检级别陡然提升。

全息扫描门闪烁着蓝光,维汉双语的安检指令冰冷严厉。

当初华的行李箱再次被要求开检时,祥子用流利且带着南疆口音的维吾尔语与安检主管低声交谈了几句,手指不经意间拂过对方制服袖口一个不起眼的徽记。

主管眼神微动,挥手放行。

她们登上了飞往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航班。

舷窗外,天山山脉的雪峰在夕阳下泛着冰冷的金光。

第四站,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国际机场。

大理石建造的机场大厅空旷得如同陵墓,金色装饰在惨白的灯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

落地签证柜台前,祥子递上三本土耳其护照(封面深红烫金),用带着伊斯坦布尔腔调的土耳其语与面无表情的边检官员简短交流。

官员的目光在她们脸上停留了几秒,最终在厚厚的签证费现金和护照上某个隐晦的电子签注光芒中,盖下了入境章。

没有寒暄,没有询问。

她们如同三滴融入沙漠的水,迅速消失在前往伊朗德黑兰的候机人流中。

第五站,伊朗,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混乱是这里的基调。

空气里弥漫着香料、汗水和某种紧张的气息。

在革命卫队的控制区域,头巾(Hijab)是必须品。

祥子和初华用深色的头巾严密包裹了头发,只露出小半张脸。

初华用一方宝蓝色的丝巾,在颈间系出一个优雅而符合当地审美的结,巧妙地吸引了部分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