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死疫之前(第1页)

“您做出了明智的决定。那么,请在这里签字吧。”坐在对面的汉斯微微颔首,示意列宁在面前的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时间悄然流逝,此刻距离汉斯与列宁的会面,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周。

在这漫长的七天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列宁还是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选择接受汉斯提出的苛刻条件。

当然,汉斯也没有忘记留下证据。

毕竟按照这位红色朋友一贯的作风,他极有可能事后翻脸不认账,装作毫不知情。

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汉斯特意准备了这份详细的秘密协定,并要求列宁必须亲自用笔签署。

而此刻,列宁看着汉斯坚持要他亲笔签字的样子,脸色难看得像是吞了只苍蝇,他的手死死的攥紧钢笔,仿佛要将愤怒发泄在这无辜的笔杆上。

那扬景让汉斯都不禁想着,照这样下去,他那所剩无几的头发,不会因此彻底掉光吧。

但无论如何,既然列宁已经在秘密协定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么接下来便是他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很快,列宁将启程返回瑞士,汉斯则通过德国驻瑞士大使馆,为他安排了一趟苏黎世火车站的列车。

不过,这并不是人们所熟知的那个“密封列车”,仅仅只是一列极其寻常、普普通通的列车。

“实际上那广为流传的密封列车的故事,不过是杜撰出来的罢了。”

列宁之所以要故意散布这样的谣言,其背后的原因无非是担心被指控与德国勾结(尽管这并非空穴来风)。

而德国方面似乎也觉得,把列宁这样一位堪称“秘密武器”一般重要的人物装入一辆密封列车,并送往俄国,整个事件会显得更有戏剧性和吸引力。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对这一说法进行大肆渲染和宣传。

事实上,这趟旅程根本算不上秘密行动。

一路上,没有任何神秘莫测或者遮遮掩掩之处,一切都显得稀松平常。

光是列车上进进出出的列宁随行人员和德国军官,就足以让这扬“秘密”变得人尽皆知。

甚至在那站台的一角,还能看到几个流亡的俄国人,当众朝着列宁破口大骂,叫他“德国间谍”。

但列宁对此毫不在意,他此刻正与前来迎接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聊得不亦乐乎。

“甚至,他都根本不是坐火车回到俄国的。”

俄国的铁路状况让汉斯在波兰都已焦头烂额,因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