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喀琅施塔得之变(第1页)

“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革命!”

“托洛茨基和布尔什维克,立刻停止战时共产主义!”

1916年12月1日,距离1917年的风暴仅一步之遥。

在波罗的海舰队的母港喀琅施塔得,水兵们怒吼的声音响彻云霄。

那是对汉斯早已预见的无尽内战,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所引发的饥荒的愤怒呐喊,是对日益加剧的布尔什维克权威主义与官僚主义的深深绝望。

“同志们,我们可是在革命时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啊!”

起义的主导者,斯捷潘·马克西莫维奇·彼得里琴科(Степа?нМакси?мовичПетриче?нко)忍无可忍,朝那些终于拿起武器的水兵高声呼喊。

确如他所说,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们在俄国革命之时,正是布尔什维克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哪怕在四月革命、临时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斗争中,他们也毫不犹豫地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

他们曾深信,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会在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下,改变俄罗斯悲惨的现状。正因如此,他们才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但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吧。

这是布尔什维克承诺的未来吗?

彼得里琴科与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绝不是。

“就在上个春天,托洛茨基还信誓旦旦地说,内战会在一瞬间结束。战时共产主义不过是临时措施,很快就会终结!”

可现实呢?红军依旧在伊尔库茨克寸步难行,托洛茨基却将俄罗斯所有的男子统统拖往西伯利亚。而所谓为了给前线提供武器与粮食而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依旧无休止地压榨着人民。

这还不是全部。

革命初期无产阶级自由参与政治的权利已经荡然无存。托洛茨基等人的专制权力日益膨胀,原本用于铲除反革命势力的契卡,如今却将大部分精力用在监视与控制工人、农民身上。

这绝非俄罗斯人民,也绝非喀琅施塔得水兵所梦想的世界。

他们从未希望革命的终点是这样的结局。

“托洛茨基与苏维埃政府必须立即终止这场毫无意义的内战!必须停止战时共产主义,解散正在吞噬俄罗斯的官僚集团,按照苏维埃宪法赋予无产阶级经济与政治自由!”

革命,必须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在一切无法挽回之前,必须将苏维埃引回正途。

喀琅施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