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相让李卫东一一展示空间之中的很多武器。
并且就空间之中的这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列了一个名单出来,以及这些武器的性能参数,准备交给科学院的院士。
李卫东则是一一照做。
关于空间之中的这些武器的性能参数,系统本身就和李卫东达成意识共享,所以这里面的武器,不管是有效射程,还是杀伤半径,以及多方面的性能参数,李卫东均是能够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
看着一整本笔记本,几乎写满了大半本,均是空间之中武器装备的详细性能参数,伍相笑着说道:“好啊,卫东同志,有了这些东西,咱们想要生产这些东西,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李卫东则是笑着说道:“其实要想生产出这些东西,最大的障碍,并不在这些武器本身,而是在咱们国家现阶段的生产条件,比如这些武器中,有些零件需要很高精度的生产水平,以咱们国家现有的机床设备,可能还生产不出来。”
伍相则是说道:“既然有困难,那咱们就得想办法克服困难,卫东同志,你放心去做,咱们国家会全力支持和配合你,无条件的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
关于加工设备,哪怕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没有,到国外想方设法采购,我们也得采购回来,即使国外没有,我们想方设法的自己制造,也得给你制造出来。”
“如此,更好不过,而且关于这些武器的性能参数,我知道的不止笔记本上写的这些,笔记本上的这些,只是最基本的,最表面的性能参数,毫不夸张的说,关于这些武器的性能参数,哪怕是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零件尺寸,精度,材料混合比例,材质硬度等,我都能够清晰知道,要真一一都记下来,可能这样的笔记本,就算是几十个也记不完。”
听到李卫东这般说,伍相也是满脸写满震惊。
要真如李卫东说的这样,那生产这些武器只要有生产条件,那随时都能生产出来,李卫东整个大脑中的信息,就是最为详细的生产图纸和工艺。
原本他还想着,李卫东提供这些武器,还得让科学院的院士们进行拆解进行分析,研究出这些武器各个零件的材料配比,硬度要求,精度等等。
但是现在看来,这最为麻烦的研究环节,几乎就可以省去了。
只要李卫东提供的这些数据足够准确。
伍相看向李卫东, 说道:“卫东同志,要真如此,那就太好了,眼下,只要我们能够解决生产所需的设备,满足生产条件,这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