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王诚的名字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大江南北,整个中国都知晓了这样一位人物:河北有个干部,才华横溢,创作了许多慷慨激昂的爱国歌曲。每当王诚的照片刊行在报纸上时,那场景简直如同八十年代费翔红遍大江南北一般轰动。他身材高大挺拔,面容英俊帅气,再加上上级的有意宣扬,王诚的履历也被详细地刊登在了报纸之上。
人们看到,王诚十五岁之前,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他在农田里挥洒着汗水,与土地为伴。然而,年少的他心怀壮志,毅然决然地偷偷参军。抗美援越,保家卫国,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历经磨砺,茁壮成长,到了 21 岁时,光荣退伍。退伍后的他,进入厂里担任保卫干事,完美地实现了工农兵三位一体的人生历程。这独特的经历,瞬间让王诚成为了妇女们心中的理想伴侣,也成为了男孩们梦寐以求想要成为的对象。无论他走到哪里,几乎都能被人一眼认出,那知名度,简直如日中天。
起初,王诚对于自己因这些歌曲而获得的巨大声誉,心中还是有些隐隐的羞愧。毕竟他心里清楚,这些歌曲都是自己从另一个时空“借鉴”而来,本质上就是抄袭。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一人时,这种愧疚感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愧疚感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取代。他心想,反正这里又没有什么跨时空警察来追究自己的责任,谁又能拿他怎么样呢?渐渐地,他嘴角那原本压抑的笑意再也压不住了,仿佛这种“不劳而获”的成功已经被他心安理得地接受。
与此同时,王诚在工作上的政绩更是卓越非凡。在他的带领下,B 市的粮食产量实现了质的飞跃,竟然超过了省会城市。而且,这可不是虚报数字的虚假繁荣。为了提升粮食产量,王诚几乎跑遍了 B 市的每一个镇。他不仅仅关注粮食种植的技术问题,还深入了解各地的吏治情况。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观察当地官员的工作作风,倾听百姓的心声,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正是这种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让 B 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这份沉甸甸的政绩摆在上级面前时,王诚一下子就成为了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秀,备受瞩目。
也正因如此卓越的政绩,王诚即将迎来职业生涯的重大转变——他要上调回北京任职了。然而,任职的职位却并非他之前所预想的那样,要么担任区委书记,凭借自己的能力治理一方;要么回到公安部,继续在熟悉的领域发挥专长。而是要去给一位大人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