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时光的洪流悄然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命运轨迹。55 岁的王诚,凭借多年在工作中的摸爬滚打与睿智洞察,已然在单位中挑起大梁,代替领导处理全局事务。他对单位里的各项事务门儿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人脉。而此时,领导不仅委以他处理全局事务的重任,甚至赋予了他人事调动的权力,这无疑是一种明显的放权信号。
王诚与领导之间,没有那些复杂的“四同”关系。既非同舟共济般亲密无间,也没有同床异梦的貌合神离,更不会像同室操戈般自相残杀,自然也不会落得同归于尽的悲惨结局。这一切,得益于王诚那独特的“熬老头战术”。他深知,在这纷繁复杂的职场江湖中,有时无需刻意争权夺利,老老实实享受生活,做好本职工作,反而能在合适的时机顺水推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如今,这不正是他战术成功的体现吗?
随着地位的稳固,王诚逐渐组建起自己的班底。白正文、小周、白正武、赵伟成这四人,皆是他的心腹。他们紧紧围绕在王诚身边,成为他在职场上纵横捭阖的得力助手。还有王诚的女婿陈平安,此时则被王诚下放到河北某县委。王诚的意图很明确,他希望陈平安能在基层厚积薄发,沉淀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王诚在领导还在位的情况下,行事稳健,不乱搞花样,依旧按照领导的方针继续推进工作。他心里明白,即便暂居“嘉庆”之位又何妨,只要稳扎稳打,未来依旧可期。
然而,命运的车轮并未就此停歇。七十岁的杨德华,在那个特殊的十年里,身体被过度透支,最终在这一年与世长辞。尽管岁月无情,但他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离去的,回顾一生,也算足矣。
与此同时,李怀德还被困在北大荒,享受着与棒梗之前类似的待遇。他心中满是不服气,那股想要王者归来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可是,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在北大荒这片相对封闭的土地上,他如同原始人一般生活,没有报纸传递外界的信息,与时代的发展完全脱节,除了知道当下是几几年,其余的一切都一无所知。
1997 年,历史的巨轮驶过重要的一站——香港回归。这一重大时刻,对于王诚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按照当年领导“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要求,郑重地将这一消息以烧纸的方式告知已逝的领导。而在遥远的北大荒,李怀德也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流放生涯,回到了北京。
此时的李怀德,已经 72 岁高龄。当他回到这座阔别已久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