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四大堂主.营救少主.隆庆门前.生杀予夺(第1页)

傅传书正行之间忽觉不对,因为他内心与体内元神分明可以感到空气之中似乎都蕴含着一种无形的杀气,透着迫人的压力,仿佛杀戮便在眼前。他内心也不由得一颤,因为他虽归顺朝廷,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不然,因为他率清兵剿灭反清复明的组织,是以无形之中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隐忧,要知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这天下循循不绝的仁人义士,他们都是顾念故国,所以死且不怕,又有何惧?虽然表面傅传书杀害了朝廷的异己,给自己带来了擢升的机会,又无形之中得到了恭慈太后的看重,似乎将来可以位极人臣——因为他本来便承袭了赵相承的俊逸形容,所以可以说是玉树临风,岳峙渊渟,万中无一,甚而可以与少年皇帝二人相映生辉,所有便有心要提拔于他,辅助少年皇帝进步;只是这位太后有一点却全然忘却了,一个人的外貌和气度固然重要,可是人的行为准则又不能置若罔闻,因为其有曹莽遗容,可惜世人多不可见,有时偏偏为外在的表现所蒙蔽,而不了解其中的底蕴,有时往往会累及家族宗派,更有甚者则祸及天下,当年的王莽不也是这样一般,篡位之前恭敬有加,对人对事循循蹈矩,礼义下士,任谁也看不出要篡夺汉室的样子,后来忽然发难,以至国家倾危,好在光武中兴,否则汉室江山将断,不知又有多少人死于这无形的灾难之中,所以识人要观其言,看其形,否则便怠于形势,无功而返,天下大势皆是如此,不争一时争一世,所以大抵天下英雄潜入渊底,只待时机,不发而已,一发冲天之志,势要撼动乾坤!

他身边随行是那京城步兵总统祖袒之,其先祖为祖大寿,本为大明总兵当年扼守要塞,声言誓死保卫京都,效忠崇祯皇帝,可是后来见情形不对,转头投降敌人,而且还杀害了自己的结义好兄弟何可纲,成为人生一大污点,违背当年他们四人结义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歃血为盟的初衷,却为了功名利禄同满人杀害自己的结义兄弟,可以说天理难容!其突祖袒之也是对当年先祖的行为很为不屑,认为他不肯杀害自己的好兄弟以换取功名利禄,这样令祖氏蒙羞,而自己虽在朝廷为职,然而心中却是念着故国明月,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当初自己为满人志、何灭虏与赵盾三人相约乱葬岗,要了解昔年先人之间的恩怨——当年他们四人的先祖便是满桂、何可纲、赵率教与祖大寿四人同为袁督师麾下四大名将,而且结义为异姓兄弟,且又歃血为盟誓言生死效忠朝廷,而是谁又想到那祖大寿却临危变节,投降了满人反而助外人杀起自己的族人,一时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