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两道圣旨(第1页)

见父亲看出自己的想法。

朱标略显尴尬的挠了挠脑袋,对着朱元璋嘿嘿直笑,活脱脱就是一个,被父亲猜透小心思的小孩,不见往日朝堂上半分风采。

朱元璋对此轻哼一声,没有把这当回事,更不可能会责备他。

大儿子朱标,小犊子马世龙,那都是他朱元璋朱重八的亲儿子,亲小舅子,一家人相互依偎护持,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心里又怎么可能会有不满?

“唉……你舅舅这个小犊子啊,心里成天都不知道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个穷乡僻壤的高丽,把他打疼了老实了不就行了?把那几个对大明有港口拿下来不就行了?”

“又何必非要劳民伤财兴兵远征,非要直接灭了它,能种地啊,还是能生财啊,鸟不拉屎,穷乡僻壤……”

“爹~~”

朱标再度靠近朱元璋,语气比起方才轻若许多,语气也更加关切,“舅舅的性子您最清楚,他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

“用的娘的话说,你或许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最终的结果总是喜人的。”

“打个比方舅舅若是个生意人,那绝对可以说是这世间第一,无论如何行事如何行商,生意做的再大再多,被别人怎么惦记使坏,都不可能会吃哪怕一丁点的亏,把生意做赔一丝一毫!”

“不用你长篇大论,这咱都知道。”

朱元璋说着抬手驱散举着舆图的那两个小太监,

带着朱标从大位走下来,朝着殿门口的方向缓缓走去,父子两人一同站在门廊下,望着天边最后残留的一点红色。

“你舅舅是个什么样的人,咱都清楚,咱都明白,咱刚才说那些啊,就是想稍微说他两句而已。”

抬手指了指自己,“好歹咱也是大明的皇帝,而他是咱大明的靖远侯!”

“心里有什么别的主意,最起码也要和咱通通气吧,成天想像这样什么事都瞒着咱,有一点身为臣子的样子吗?”

“有一点为国分忧的觉悟吗?”

“就是一不抽一鞭子不会拉磨的倔驴!”

呵呵呵————

朱标闻声又是忍不住发笑,上前一步搀扶着父亲的肩膀,“可是爹啊,如果舅舅真改了性子,遵循孔孟之道,牢记君臣之别。”

“您还真的能习惯吗?您的能高兴吗?”

这个问题算是问住了朱元璋。

是啊,如果连那个小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