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马世龙开始一边照顾媳妇,一边按照五军都督府的留档军报,从大明百万雄军之中筛选武院学子。
五十名勋贵子弟是最容易选的。
大明虽然是有许多勋贵不假,但地位稍低的那些,他们后辈子侄肯定是轮不到第一批的。
前后位次,在军中在勋贵集体里,是绝对不能乱不能错的,要不然用命才换来的军功爵位,还有什么意思?
而地位高勋贵家中后辈子侄,适龄的也就只有那么些。
林林总总,五十个人选,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选定,而且还能够让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而后便是那大头的五百名学子。
这可是个真正的大工程,用了马世龙七八天的时间,才最终敲定好名单。
其中的一小部分,大概有八九十个,是大明各个公侯的麾下亲信,人情世故到哪都是不可避免地。
但就算如此马世龙也是有底线的。
这把就是个人都是有实际功劳,打过仗,见过血,砍过脑袋的骁勇悍将。
沾了关系的光,但自身也绝对算是块好料好钢。
而剩下的四百余名学子,马世龙从五军都督府一封封战报中,逐一细致筛选,战功赫赫的中低层军官,骁勇善战立有战功的军士。
待到选好人之后,马世龙又让人借用朱标太子的名义,去到兵部和户部调出了其和家眷的户籍。
最后一并送到锦衣卫,让他们仔细查清个人性情,还有家中具体的详细情况。
确定都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再递交给朱元璋或者朱标。
到这,他马世龙的活,干完了。
接下来可以好好的陪着媳妇了!
但这样的好日子还没过两天,马世龙就又开始忙碌起来,天还没亮的就起床梳洗。
大明远征高丽的凯旋之师,此时距离应天府已不足百五十里,而作为这凯旋之师的统帅,马世龙必须要在军中。
而朝堂之上,关于这件事一众君臣争论不止。
不是关于马世龙此战的功劳如何,有究竟该如何封赏,那都是要陛下一人独断,没有人敢出言谈及这个。
真正引起争论的东西,是如何迎接马世龙,迎接这灭国得胜的大明雄师。
大明不是没有灭过国。
也不是没有打过大胜的仗。
可这一次灭高丽一国,其中意义和功勋,相较于之前的那些战争,是有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