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的百货大楼这一天早晨8点尚未开门的时候,就有一辆车停在了百货大楼门口。
几个男性利落地把卡车后面用绳子捆好的竹板、竹条搬了下来,搬了差不多半车,最后一个瘦小的年轻人跳在了地面上。
“王知青,你和刘知青两个人能行吗?”
姓王的知青拍了拍胸口。
“放心吧,你们去其他县里,还有刘知青帮我,我们两个没问题的。”
从卡车上又下来了一个梳着双麻花辫的女知青,正是在凤竹村里下乡的刘知青。
刘知青说道:“没问题的,县里也和百货公司的人打了招呼,真遇到事情了,我们可以让人帮忙。”
卡车载着剩余的家具离开和人离开,车上的人还要去毗邻和平县的红旗县。
竹制家具能不能卖出去,对凤竹村的人而言都是一个问号。
但是一个和平县能够消化的竹制家具是有限的,必须得一开始就考虑其他县城。
所以和平县的领导们给周边的县市打电话,让其他县市区的百货大楼外给一个地方,可以让竹山家具进行销售。
其他县市的领导不明所以,不过和平县的领导要求也不高,只是让百货大楼外多一个小区域,卖得也是集体经济的产物,所以其他县市的领导们也同意了。
今天开始,竹山家具会在红旗县、和平县两个县城里开始售卖。
·
看着车辆远去以后,王知青开口:
“刘知青,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借个梯子。”
王知青很快就借来了一个梯子,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叠的整整齐齐的纸张。
纸张被打开后,浆糊抹在了背面,王知青拽着四个角,小心翼翼地把纸张贴在了墙上。
朝阳之中,百货大楼的墙面多了一个白色的大纸,上面是傅明彦写下的四个字——竹山家具。
王知青下了梯子,和刘知青相互对看一眼,“今天肯定可以卖出去家具的,咱们开始吧。”
真正到了卖家具的时候,其实村子里的人是有太多的担心。
因为竹山家具的厂房可以开始生产板材的时候,傅明彦已经离开了,他甚至不在江川省,而是回到了北京城里,重新在北京大学里读书。
少了傅明彦,就像是少了定海神针,村子里的人又陷入到了一种焦躁情绪里。
自古以来,华国都是用木头来做家具,哪儿有用竹子来做家具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