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看看看看!”
“是华贵的葡萄牙人来了!”
不少人看着葡萄牙的船只靠岸,纷纷露出了笑容。
因为,葡萄牙距离这里距离很远,需要走陆路和海路,总得需要数日的路程。
如果天气不好,海浪较大,那没有一两个星期,是根本没法抵达这里的。
此刻,除了葡萄牙的船队之外,也已经有不少文明和王国的船只抵达了此处。
而提洛岛附近的海港,则早已变得热闹非凡。
“他们的船还算不错,但和我们的相比,还是多少差点意思。”
说这话的,是一位雅典的船厂老板。
他们之前在雅典的时候曾听闻圣埃及的船只非常好,所以,他们便来到了提洛岛,准备好好“观摩观摩”。
当然了,最主要的,他们来这里是为了贩卖自己生产的船只。
于是,当初在雅典的那数十名船厂老板都聚在了这里,他们都是应召前来参加世界会议的船舶展览。
当然,这种展览活动和官方并无关系,实际都是商队举办的。
不仅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次盛会代表的不仅仅是文明和文化的碰撞,对于商人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商机。
在一处码头的遮阳棚下,一群来自不同城邦的船厂老板正在进行交谈。
他们大多是五十岁左右的男性,穿着朴素但质地优良的希腊短衫,腰间挂着各种工具袋或皮囊。
“我的朋友们!”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船厂老板挥舞着双手,声音洪亮。
“整个雅典都知道,我的造船厂出产的货船能装载比普通船只多三分之一的货物,而且在暴风中依然稳如泰山!”
另一位来自雅典的船厂老板,则是发出了嗤笑的声音。
“哦?那是因为你从不去远海航行吧?”
“在我的造船坊里,每一块木材都经过五年以上的风干,每一根钉子都由特制的青铜合金锻造。”
“去年冬天,我的三艘战舰在爱琴海的飓风中安然无恙,而其他船只都躲进了港口!”
众人哄笑起来,有人吹着口哨表示赞赏,有人则摇头表示不屑。
这种互相攀比的场面在船厂老板们的聚集地中屡见不鲜。
当然了,人们也很喜欢观看他们之间的这种“争吵”。
这时,一位年纪稍长的船厂老板也加入了谈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