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以极速完成签字盖章,其余人接下来跟着签就行了,不用浪费时间。
陆天明站到中间,双手下压,大殿马上鸦雀无声,但所有人看着他都是敬佩和崇拜,色鬼、糊涂与大明王根本无关。
“诸位朋友,这合约名字也改了,乃世界王宪章。
宪章大家都懂含义,几日前,陆某并不满意世界王这个名称,因为咱们这里没王,更没皇帝。
后来被夫人说服了,今天陆某告诉大家,世界王是什么,世界王要做什么,世界王要怎么做。
东方文明的集体性比西方领先两千年,这是大家一致的观点。
五千年来,东方酝酿、实践了三种统治方式,即帝道、王道、霸道。
帝道,无为而治,根据天道、人道情况顺势而为。
王道,以人为本,以德服人,重视他人利益。
霸道,以权为本,以力服人,重视自己利益,使用严刑酷法。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这三种统治方式,就是道学、儒学、法学。
三者独立,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成立,哪怕王道、帝道很好听,几千年来,也只能给一个评价:说的好听。
三千年来,东方反复实践,王朝不停轮回,又出现了一种仁道,强调爱人、同情和博爱。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仁道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准则上,也是王道治国的基础。一个遵循仁道的君主会在治理国家时考虑到百姓的利益和福祉。
但行仁道就比王道好吗?
实践早已证明不是,这世界上不全是好人,这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控制欲望,单纯的仁道就是乱世。
每个王朝都说自己是仁道,实际上每个王朝都不是。
东方用了两千年,终于明白了,帝道、王道、霸道需要混合使用。
那问题来了,哪个主、哪个次呢?
儒皮法骨,是不得已的统治方式,是必然的统治方式。
王道,统治者注重民心向背,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王道始终是更加理想和持久的治国之道。
陆某的王道与以往不同,陆某承认法的重要性,承认霸道的必须性,承认正义的暴力必须更加暴力,才可以镇压邪恶的暴力。
所以,世界王,它没有王,它也不是仁道,是为了实现王道而组建的机构。
为了让世界统治者注重民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