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皇城万岁山下,大高玄殿。
这里是皇家道观,占地八十亩,虽然前院也有人居住,却没人去牌楼后。
前年陆天明说,佛教讲明心见性,道教炼气凝神,儒家存心养气,三者互相并不违背,都是劝人为善,戒人为恶,有补于治化。
就把这里开辟为图书馆,辩学、讲学、读书的地方,中院、后院全是藏书,包罗万象,由近卫轮值、礼部派人打理。
但图书馆只服务于在皇城居住的臣子,外面的臣子会到翰林院。
渐渐把这里沦为喝茶论道,谈天说地的悠闲场所。
今日的读书大殿,在一堆墨香中间,坐着中枢所有重臣,在传看董成虎的信。
宋裕本在中间,木板上钉着一个大明舆图,伸手指着对众人道,
“诸位,种种迹象表面,江南秋冬季会爆发大规模动乱,一旦乱起来,谁都止不住。
具体情由不需要宋某啰嗦,上位远在万里之外,争取世界霸主之位,如今已取得大成功,我们将会领派全世界。
但上位回京至少还得五个月,江南必定崩溃,但不能发生十室九空的惨事,极其考验我们的控局能力。
老实说,军事上非常简单,一旦遇到进攻,我们反击也能杀绝他们,但这不是我们要的江南,也不是上位要的江南。
当今军、政、法、监、议各自为主,我们是为了同一个未来,如此浩劫,大都督府必须出兵控局,需要诸位的支持。”
宋裕本说完,于时煌立刻反对,“老夫不同意,上位说过,用银子砸死江南士绅豪商,户部和商业司、商号一直在做这事,以老夫估计,江南还不到失控的时候。”
冯铨出言解释,“于兄,你们财税只盯着工坊,盯着粮布,忘了那里是人,百姓相对以前更累,更穷,而且一天比一天穷,江南粮食被完全掏空了,南京周边倒是没有,但免不得被江浙波及,一处乱,处处乱。”
大法官冯英点点头,“江南不能发生浩劫,但如何做事,最高法无法预估,我们支持,不代表我们放纵,大都督如何控局,凭你一个人可以吗?”
宋裕本指一指地图,“初步计划,郑芝凤带五万水师到舟山,曹文诏带十万骑军到信阳,周遇吉、杜文焕带十万人到湖广,本官带十万人到凤阳,全部以练军为主,不主动进攻,但要让他们感觉我们的存在。”
孔贞运皱眉,“说的好听,你能控局吗?大军个个想着建功立业、定鼎天下,士兵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