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很是兴奋,让妻子准备酒菜。
他心心念的‘外力’要来了,陆天明绝对不屑在局势崩塌前插手江南,但陆天明也一定会支持‘义士’,自己有纠正的机会。
书房餐桌前,众人微笑落座,进入交流状态。
“于大人,李议政,宪之的历史是进步,黄某很好理解,两位的历史是什么,能赐教吗?”
两人没有回答,骆养性插嘴问道,“黄先生认定骆某是个鹰犬?”
黄宗羲一愣,“骆都督当然可以赐教。”
“骆某的历史是:人尽其才。”
“嗯?何意?”
“天生我材必有用,乱世报国无门,盛世报国无路,上位造就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天下到处缺人,缺真正的人才,无论是官场、商号、军队,出头的都是各方面能人。”
黄宗羲沉默片刻点点头,“敬历史!”
众人齐齐喝了一杯,于时煌才道,“于某的历史是财税,货币,这不需要细说,上位说过于复杂,一个人能解读的时候,必然会束缚天下。”
黄宗羲主动倒酒,“黄某对粮票、银票敬佩不已,这是真正的旷世治国大才,结合骆都督的人尽其才,那位用着原本大明的遗珠,却用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区别,敬先生。”
众人笑着饮尽,黄宗羲已经宣判大明死了。
但李素敏锐察觉他不是‘公道评断’,而是黄宗羲不想把自己归入‘明史’,呵呵,这事由不得你。
孔贞时跟着道,“孔某的历史是:人口。上位多次说道大一统的文明,只有符合大一统的治国理论才是因地制宜的良策。
大一统提供了稳定,便于人口繁衍,而人口就是强大的国力基础,欧罗巴地盘有两个大明,人口加起来却不足大明一半,这就是文明绝对的优势。”
黄宗羲连连点头,“受教了。”
李素跟着道,“李某的历史是:分配。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几千年了,上位才用实践告诉世人,天道是自己,人要靠自己,团结就是天道,分裂就是人道。”
黄宗羲啪啪鼓掌,“陆先生身边全是聪明人,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就是现实。两年前,陆先生告诉黄某,暴力需要正义,不能想当然。
武器的批判更需要正义,否则就是暴动,思想可以燎原,江南无法酝酿正义,正是因为缺乏正义。若没有比对,也许正义需要酝酿几十年,如今有北方作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