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九,松江、苏州、常州,三府终于有了一次真正的会谈。
因为人全到了,因为不在苏州,他们竟然跑到了崇明。
处处透露出不信任,又处处透露出急切的‘真诚’。
黄宗羲、汤国祚、马世奇、堵胤锡、陈子龙、徐同采,双方做主的都在,必须谈个结果。
黄宗羲十分激动,听汤国祚说登岛需要回答问题,立刻大声演讲。
“诸位,偏安一词,说的是鲁桓公战乱中失去国土,最终逃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安居。
《三国志》曰: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岳武穆《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曰:逆豫逋诛,尚穴中土;陵寝乏祀,皇图偏安。
偏安一隅,这是历朝历代的耻辱,君君臣臣,每个百姓的耻辱。
赵构逃离京城,居住杭州,偏安不好听,称为临安。名为不堕北伐之志,实则成为笑料,临安是杭州的耻辱,难道要转到松江、苏州、常州吗?”
众人看着激动的黄宗羲,没想他被一句话点爆了,马世奇摇摇手,“太冲啊,难不成我们三府之间,互相异地为官?有意义吗?”
“素修公,晚辈不是那个意思,历史根本不可撼动。
华夏王朝起自中原,江南自春秋以来,多为战乱、饥荒等原因南迁的中原汉民,长期的漂泊生涯中,崇文重教、敬祖睦宗、刻苦耐劳、爱国爱乡的传统。
南方多为山地、丘陵和水网地带,地理不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战争,形成了相对平和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偏安、临安之下,有根深蒂固的居安观念,富庶高于北方,且十分宜居,厌战是正常现象,北宋以来,王朝万不得已不征南兵,但江南从未想过割据。
江南,一直是大一统的钱袋子,京城,是武力的京城,不是经济的京城,现在他们竟然问江南为何起事就是割据。
没有为什么,哪有为什么,因为江南是大一统的一部分,岭南、蜀中、辽东、关陇、京冀鲁豫楚赣浙,哪里的割据不是割据?为何非要给我们贯一个割据的耻辱名声。”
众人沉默一会,汤国祚捋捋胡须,不置可否,“说的挺好,黄大帅就这么去舟山吧,我们就靠大帅了。”
黄宗羲差点被噎死,深吸一口气,冷冷摆手,“笑话,黄某不能去,主事人的使者去即可,主事人亲自去舟山,岂非矮人一头。”
徐同采轻咳一声,“黄先生,那就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