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说的也不对,但大方向不错。
战争是为找买家,开辟市场。
纺织只是永定河工坊基地其中一项,这里将要建设的铁器、家具、砖石、造纸等等各种工坊多着呢。
陆天明只是用他不多的环保知识重新做了个排序。
没资格考虑人类环保,更没资格考虑地球环保,但得考虑京城环保,有些工坊不能一股脑堆积。
比如供应京城的面粉、榨油、酱醋等工坊,就得去北面。
烧炭、炼焦等工坊想都别想,趁早到山里。
这也是个治理经验,由孙传庭总结,交给内阁推广。
正月十八回到京城。
百姓过年的热情总算平静了一点。
这京城越来越拥挤了,城门不够用,严重影响运输,夏季农闲的时候,得扩宽城门,再增加几个。
拆城墙就没必要了,陆天明对未来的规划,内城全是衙门,外城全是学校,百姓自己嫌拥挤会慢慢到京郊落住。
如今刘妞妞所在的商号对面是剧院,就是小妾红缨新开的戏台。
工匠脑海里无法立刻抛开几千年的阁楼建筑模式,占地大,人却放不下多少。
一楼站着,二楼挤着。
里面鼓乐声声,戏台在唱英烈传,不时有人叫好,向戏台下的大布兜扔小额银票。
无论哪个世界,公子哥们总是如此显摆。
陆天明便服而来,从后院上二楼。
他坐着,周围一圈公子小姐站着,就算有隔墙屏风遮挡,百姓很快知道是谁来了。
没挤过来见礼,倒是打赏更猛烈了。
陆天明托腮看戏,本想看看剧院的推广效果,可惜这样本毫无参考意义。
“哎呀,见到你还真不容易!”
妇女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还拍了下肩膀,把沉思的陆天明吓了一跳。
这世间跟陆天明如此随便,又不拘礼的只有一人,张世菁都不会这样。
陆天天拽椅子坐到身边,怀里还抱着个孩子,兴致勃勃看戏,另一只手嗑瓜子嘎嘣响。
陆天明等了一会,疑惑道,“姐姐有事?”
陆天天一愣,“有事?什么事?”
“哦,没有。”
陆天明真不习惯身边嘎嘎的声音,小外甥还不时踹他一脚,无法思考。
亲卫头领于成龙到耳边低语,陆天明才知道这是姐姐和几位夫人的包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