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织工
山的那边,有一座被云雾缭绕的村庄,村里住着一位老织工,人们叫他林伯。他的手指像枯树枝,却能在织布机上变出晚霞般绚丽的布匹。
林伯的织布机已经陪伴他六十年,那是他十六岁时亲手制作的。如今,机器老了,林伯也老了,而会这门手艺的,全村只剩他一人。
“爷爷,为什么还要织布呢?现在机器工厂一天能织几百米。”小孙子阿明问道,他刚从城里回来,穿着印着英文字母的T恤。
林伯没有抬头,手中的梭子依旧穿梭自如:“工厂的布没有故事,我的布里织着阳光、雨露和时光。”
阿明不懂,他觉得布就是布,能保暖就好。这次回来,他发现爷爷的背更驼了,咳嗽也更频繁了。
一天,城里来了位戴金丝眼镜的先生,开出了让全村人咋舌的价格,想请林伯织一块特殊的布。
“我要一块能包裹新生儿的襁褓布,”先生说,“我的父亲是穿着您织的布做的衣服长大的,现在我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林伯眯着眼睛看了看对方,摇摇头:“不织。”
先生以为价格不够高,又加了一倍。林伯还是摇头:“时候不对,经线还没准备好。”
先生失望地走了。阿明着急地拉着爷爷的衣袖:“为什么不同意?那么多钱,够您歇一年了!”
林伯指了指窗外那棵老槐树:“等它开满花的时候,经线才算准备好。”
阿明觉得爷爷老糊涂了,槐树开花和织布有什么关系?
夜深了,阿明被织布机的声音吵醒。他起身看见爷爷不在床上,而织布房亮着灯。他走过去,从门缝里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爷爷手中的梭子发出柔和的光芒,每穿过经线一次,就有一粒微小的光点被织进去。那些光点像是活物,在布面上轻轻起伏。
“进来吧,别在门外站着。”林伯头也不回地说。
阿明怯生生地走进去,指着发光的布面:“爷爷,这是什么?”
“是月光。”林伯微笑着,“还有槐花即将绽放的香气,清晨会凝结的露水,以及那城里人对他未出世孩子的期盼。”
阿明惊呆了。他伸手触摸未完成的布匹,指尖传来奇异的温暖,仿佛触碰到的是有生命的东西。
“这怎么可能...”
“世间万物都有灵性,”林伯缓缓道,“真正的织工,织的不是线,是时光和心意。你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