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11112(第1页)

# 最后的编织

老街的尽头有一家不起眼的店铺,门口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时光织造”。推开门,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店内从地板到天花板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空气中飘着棉麻和染料的独特气味。

七十岁的陈师傅是这家店的主人,也是最后一位传统布匠。他的手指布满老茧,却依然灵活有力。每天清晨五点,他准时打开店门,擦拭那台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的织布机。

“爷爷,为什么还要用手织布呢?工厂的布料又便宜花样又多。”八岁的孙女小雨周末常来店里写作业,她看着爷爷汗流浃背地踩踏织机,忍不住问道。

陈师傅停下手中的梭子,摸了摸孙女的头:“工厂的布没有温度,手织布里有织布人的心意和时光。”

这天,陈师傅接到一个特殊的订单。一位年轻设计师希望他为一场传统婚礼制作一套龙凤被面,要求使用最古老的织法和天然染料。酬劳不菲,足够支付店铺半年的租金。

“一个月时间?这不可能完成。”陈师傅皱着眉头,“光是准备丝线就要两周,更别提编织了。”

“正因如此,我才来找您。”设计师诚恳地说,“新娘的祖母曾经是您的学徒,她说只有您能织出真正的传统被面。”

陈师傅沉默片刻,最终接下了订单。他翻出珍藏多年的染料配方,去城郊采摘蓼蓝、茜草和苏木。然后在后院支起染缸,日以继夜地调制染料。

小雨看着爷爷忙碌的身影,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帮忙。

“你想学?”陈师傅有些惊讶,以前他多次想教孙女,都被拒绝了。

“我只是不想您太累。”小雨撇撇嘴,不肯承认是被这个过程吸引了。

从那天起,放学后的小雨就坐在爷爷身边,学习分辨丝线的粗细,帮忙整理经线。陈师傅教她如何投梭,如何用力均匀地打纬。起初,小雨总是笨手笨脚,丝线常常缠在一起。

“耐心,织布最重要的是耐心。”陈师傅从不责备,只是重复演示。

渐渐地,小雨掌握了基本技巧。她发现织布有一种奇妙的节奏感,梭子来回穿行,经纬交织,仿佛在演奏无声的音乐。

然而,就在工期过半时,意外发生了。连日的劳累让陈师傅的老毛病复发,医生要求他住院观察一周。

“完了,来不及了。”病床上的陈师傅喃喃自语,眼神黯淡。

小雨看着爷爷失落的样子,突然下定决心:“告诉我接下来该怎么做,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