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
随着洪建军和黎卫彬之间的一问一答,原本安静得令人不由自主地神经紧张的气氛,骤然之间竟然瓦解冰消。
但是两人之间的对话却让不少人纷纷扭头朝黎卫彬看了过去。
来自政府部门的各级干部代表尚且好一些,毕竟当初黎卫彬提任之前,公示出来之后,江南官场上早就已经听过了这位黎书记的名字。
但是学术圈和企业界的一些代表就完全难以自抑了。
干部年轻化的问题虽然已经提了几十年,而且在实际的干部考察和培养过程中也一再被强调。
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非常大的限制。
高校里面因为人才工作具备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所以年轻干部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但是即使如此,像黎卫彬这么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也极其罕见。
更何况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黎卫彬这张年轻的面孔,如果再冠以黄江市领导这个身份都足以令人侧目不已。
此刻。
坐在黎卫彬身侧。
鲍森辉瞥了眼黎卫彬,眼神明显有些复杂。
他之前的确没说错,黎卫彬是自己的学生这个事情他属实不记得,但是跟其他的专家相比,黎卫彬的身份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现在看来,自己这个学生远比他想象中更加潜力非凡。
到了鲍森辉这个级别,他当然知道能被洪建军记住,并且在洪建军心里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有多不容易。
而眼下洪建军不仅仅知道黎卫彬是谁,甚至还清楚他是分管什么工作,那意义可就完全不同了。
放眼整个江南。
从各级政府部门到直属机关,再到企事业单位,副厅级的干部少说也有一千多个,但是有黎卫彬这种人生际遇的又有几个人?
想到这里,鲍森辉忍不住再次瞥了黎卫彬一眼,心思也是转得飞快。
他跟黎卫彬不同。
黎卫彬的起点很高,本身已经在松和有过即为扎实的地方任职经历。
在处级干部这个阶段,黎卫彬的经验可以说是无比的丰富,现在到了地级市委常委序列,将来走向地市负责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自己虽然现在已经爬到了副校级干部,再进一步就能到校级正职,但是这一步迈出去有多难,鲍森辉非常清楚。
除了自身的硬条件要过关以外。
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