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你这不声不响的给了我们这么大一个惊喜啊。”钱主任拿着那张盖着工人报社公戳的回信,笑的眉不见眼的:“要是被老周知道,得后悔的直拍大腿!”
这可是是工人报啊,她们国家含金量前五的报纸。
还不是市报,是工人总报。
含金量就更高了。
沈穗收起信封里的五张粮票,谦虚又腼腆的笑着:“我就是试一试,没想到还真给选上了。”
更没想到会被工人总报选上。
好吧,她当初广撒网,投了十多家报社的,市早报,晚报,人民报,农民报,生活小报等等的,主打的一个广撒网多捞鱼。
而且还超绝不经意的把收信地址写到办公室,所谓职场的小心机。
这不,就有了效果了嘛。
虽然只是回信通知稿子被选上了,会在哪一天登到工人报上,并随信寄来了五斤粮票,以资鼓励。
这个年代的投稿,是没有稿费的,只有报社意思意思给的一些补贴。
连沈穗之前投入进去的邮票钱和信封钱都收不回来。
收支严重不平衡。
不过对沈穗这种很想进步的年轻人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的职业前途。
“小沈写了啥故事呀?”张大姐表示了好奇。
说起来,她们妇联除了钱主任是五几年的大学生,第二学历高的就是沈穗这个高中毕业了。
其他的张大姐苗大姐几个,学历最高的就到高小,还有的是在扫盲班识的字。
所以对于小沈这种能在报纸上刊登文章的有才华的年轻人,那是满眼的喜爱:“咱们妇联队伍,越来越年轻了,也越来越有文化了。”
这代表什么,代表她们的妇女工作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认可,更深层的是,她们的妇女工作的成功呀,年轻一代已经被她们影响了不是?
甚至就连钱主任都好奇,沈穗写了个啥故事,竟然能入工人报那群人的法眼,她有一个大学同学,是在工人报当副主编的,筛选稿件的眼光不要太挑剔。
沈穗轻咳了一声:“就是艺术加工了一下刘若英的故事。”
她把自己的第一版稿子拿出来:“不过放心,我用的是化名。”
她这么一说,众人就更好奇了,之前沈穗提过这个办法,不过钱主任跟周科长交涉失败,宣传科各种拿乔,一直推进不下去。
没想到沈穗竟然给了她们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