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出征(第1页)

1950 年深秋的寒风卷着沙尘扑进南锣鼓巷,李天佑攥着街道办的通知,纸页边缘被冻得发脆。通知上 "二次审查" 四个字刺得他眼眶生疼,恍惚间又看见 1946 年那个雪夜,父亲将他推进炕洞时,棉袄袖管滴落的血珠在青砖上结的冰。徐慧真正在糊窗户,新裁的窗纸是供销社的旧报表,"发展经济" 的字样被裁成两半,贴在窗棂上像道未愈的疤。

“天佑,要不我去找易中海说说情?他们这些老街坊肯定知道些什么,能给我们作证的。” 徐慧真放下糨糊刷,指尖还沾着榆树皮磨的黏浆。她想起上个月街道办王干事来喝酒,特意多给的二两牛肉干,此刻却觉得那点人情薄得像张窗纸。李天佑摇摇头,军大衣口袋里的烈士证明被他攥出褶皱,纸页间夹着的弹壳纪念品硌得掌心生疼。

钱叔蹲在修鞋凳上磨锥子,火星溅在李天佑的解放鞋上:“当年你爹娘被追到家里来交火,动静小不了,现在却都装鹌鹑了......”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痰里带着血丝,他没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的把痰用鞋底抹掉。

审查持续了七天。徐慧真把酒馆账本翻来覆去查了三遍,每笔账目都用红笔勾了又勾。何雨柱变着法子做好菜,松鼠鳜鱼、坛子肉摆满八仙桌,可谁都没心思动筷子。蔡全无每天蹲在供销社门口张望,梁拉娣焊工件时总走神,火花好几次烫穿了帆布手套。

深秋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红旗运输队的大院,李天佑握着方向盘的手突然顿住,休息室旁边的办公室门上突然挂上了一张 “审查组专用” 牌子,红漆未干的字迹像道新伤。

徐慧真攥着刚蒸好的红糖馒头冲进运输队时,正撞见审查组组长将李天佑的档案摔在桌上。泛黄的文件被甩到角落,露出背面 1947 年的血渍:“你说你父母为保护联络站牺牲?可这证明人究竟是谁?为何查不到任何记录?”

李天佑的后背紧贴着斑驳的土墙,他想起那个雪夜,父亲把他推进炕洞时,身后也是这样的感觉。“组织可以派人去上级核实......” 话音未落,徐慧真已挤到桌前,列宁装的铜纽扣撞得桌面砰砰响:“我男人的烈士证明是军管会盖过章的!你们凭什么......”最后,歇斯底里的徐慧真被请了出去,李天佑也被带进审查室。

审查室内弥漫着呛人的劣质烟草味,昏暗的电灯炮滋滋作响,在墙上投下晃动的阴影。李天佑挺直脊背坐在条凳上,面前的方桌堆满泛黄的档案,最上头压着他父母的烈士证明,纸角被岁月啃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