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最近的更新主线混乱,内容水分多,实在是愧对读者的支持。决定暂停更新新章节,近期会对之前的剧情进行修改和梳理,尽快恢复更新。
谢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的宝贵意见,我会尽力修改的!
不会太监!不会太监!不会太监!
——————————————————————————————————————
1951 年深冬的审讯室,寒气从水泥地缝里渗出,如同无形的铁钳,死死攥住每一寸空间,凝结在墙角的冰棱折射着惨白的灯光。天花板上的钨丝灯滋滋作响,幽白的光晕在斑驳的墙面上摇晃,将墙角的蛛网和霉斑照得格外狰狞。
墙面剥落的墙皮下,依稀可见前任犯人用指甲刻下的歪扭字迹,像是无声的控诉。地面上凝结的水渍泛着冷光,在暖气管道偶尔的震颤中,顺着砖缝缓缓蔓延,如同未干的血迹。
审讯桌是张厚重的铁制长桌,边缘早已被磨得发亮,表面布满深浅不一的划痕和烫痕。桌上摆着一只老式搪瓷缸,隔夜的茶水早已冰冷,表面漂浮着一层褐色的茶垢。墙角的老式座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每一声都像是沉重的鼓点,敲击着室内紧张的空气。
田丹将二十厘米厚的卷宗甩在铁制审讯桌上,金属撞击声惊得叛徒蔡孝乾浑身一颤。这个昔日掌管台岛秘密战线的高官,此刻头发蓬乱,金丝眼镜歪斜地挂在鼻梁上,藏青色呢子大衣皱得如同腌菜叶子。
窗外的北风如同饿狼般嚎叫着,疯狂拍打着生锈的铁窗,偶尔裹挟着细小的冰碴,砸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在寂静的冬夜里显得格外凄厉,仿佛是牺牲者的哀鸣。
“1951 年 7 月,你在基隆港码头交接的 ' 海鸥计划 ',为何变成了诱捕陷阱?”田丹的声音冷得像冰锥,她翻开卷宗第一页,指腹重重按在烫金的任命书上,正是眼前这人亲笔签署的文件,将三十余名潜伏同志送上绝路。蔡孝乾喉结滚动,干裂的嘴唇翕动:“我......我也是被威逼利诱...”
“威逼?” 田丹怒目而视,“你的人在高雄街头当众开的枪,当时牺牲战士怀里还揣着你签发的通行证!” 她猛地将一张焦黑的照片拍在桌上,那是被叛徒供出的联络站废墟,残垣断壁间隐约可见半截孩童的布鞋。蔡孝乾别过脸,额头上青筋暴起。
审讯室顶灯突然滋滋作响,在墙面投下摇晃的阴影。田丹缓缓从档案袋里取出用红绸包裹的物件,那是交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