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补充的政工干部每天组织学习,强调纪律和规范,黑板上写着 “一切行动听指挥” 的标语,赵干事虽然不再天天找他谈话,但无处不在的制度约束让他更难施展身手。看着那些崭新的卡车和井井有条的管理,李天佑心里却泛起一丝复杂。
李天佑开始怀念过去虽然艰苦却能自由行动的日子,如今后勤的改善带来了秩序的规范,却也让他这个 “战场幽灵” 失去了隐蔽的土壤。他靠在新卡车的引擎盖上,望着鸭绿江对岸的风雪,知道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涌动,而他的秘密行动,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空间里的物资依旧沉默,却仿佛一直在提醒他:战争的硝烟未散,守护的使命仍在。
休整期尾声的基地的空气里弥漫着不同以往的紧张,运输队的大棚外新挂起了巨大的作战地图,红色箭头在西线蜿蜒。而与这份紧张并存的,是另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又有大批医护人员从祖国各地赶到边境,新搭的医疗帐篷在营区边缘连成一片,红十字标志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卡车运来成箱的药品,穿着白大褂的身影穿梭其间,给这片刚经历战火的土地注入一丝生机。
那天李天佑正在检修卡车的刹车系统,扳手在冻硬的螺丝上较劲,额角渗出细汗。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喧哗,是后勤兵在帮医护人员卸物资。他直起身擦汗时,目光无意间扫过那群白大褂,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人群里有个熟悉的身影,梳着两条紧实的麻花辫,白大褂袖口卷到肘部,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正弯腰搬一个沉重的药品箱,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柔和又倔强。
是秦淮如?
李天佑手里的扳手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他几乎要冲过去,脚步都抬了起来,那眉眼、那抿着嘴较劲的样子,分明就是他魂牵梦绕的家人。离别前秦淮如送他到车站,也是这样扎着麻花辫,说等他凯旋就带着孩子去接他。他甚至能想象到她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扬起的弧度,和记忆里那件蓝布旗袍的影子重叠。
可下一秒,李天佑又猛地顿住脚步,自嘲地摇摇头几乎失笑出声。怎么可能是她?秦淮如还在北京医学院上大学,课本里的知识还没学完,家里还有未满周岁的儿子等着喂奶,钱叔和杨婶的关节炎冬天正严重,她怎么可能丢下这一切跑到枪林弹雨的前线?一定是太想念她们了,看谁都像。他弯腰捡起扳手,在衣角上蹭了蹭油污,强迫自己把目光移回卡车底盘:“别瞎想了,好好修车。”
就在他重新拧紧螺丝时,那个 “像” 秦淮如的身影正好抬起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