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而归的李天佑的空间里,此刻正堆着足以让任何后勤官眼红的 “战利品”。崭新的 105mm 炮弹箱码得整整齐齐,箱盖的封条还没撕开;医疗区的药品箱里,青霉素、磺胺粉和血浆袋分门别类,标签上的英文说明还清晰可见;高能量的巧克力和压缩饼干堆成小山,包装纸上印着的美军标识在空间微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几台完好的无线电零件箱放在角落,真空管和线圈闪烁着金属的冷辉。
最显眼的是堆在最外侧的冬季作战服和睡袋,那都是从美军车队残骸里 “顺” 来的,相对干净,绒毛厚实,足以抵御朝鲜半岛刺骨的严寒。这些物资,每一件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战场,成为拯救战友生命的关键。
登记处的帐篷里,弥漫着油墨和煤烟的混合气味。李天佑递上任务简报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眼角的细纹里卡着灰尘,军帽下露出的头发被汗水浸得有些凌乱,声音里还带着长途驾驶后的沙哑。他像所有刚从前线回来的司机一样,接过登记本,一笔一划地写下 “物资送达,车辆完好,无异常情况”,字迹工整,不带丝毫波澜。
旁边几个刚换岗的士兵正凑在一起议论,声音压得很低,却还是飘进他耳朵:“听说了吗?鹰嘴隘口那边,咱们的车队被自己的地雷炸了,死伤惨重!”“何止啊,我听俘虏说,他们现在都不敢布雷了,怕被那个‘魔鬼’挪到自己人路上!”“现在美军营地都在传,说晚上不能说‘幽灵’两个字,说了就会被盯上......” 议论声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还有一丝对 “未知力量” 的敬畏。
李天佑签完字,合上登记本,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对登记员点了点头,转身走出帐篷。阳光落在他身上,带着初春的暖意,却驱不散他眼底深处的沉静。他知道,自己这趟不仅带回了物资,更在敌人的心里埋下了更深的恐惧。这种精神上的打击,有时比炮弹更能摧毁一支军队的防线。
走出登记处,他抬头望向南方。远处的山峦在硝烟中若隐若现,三八线的位置被地图上的红线标注,却在现实中被鲜血浸染得模糊不清。那里的争夺还在继续,105 高地的拉锯战已经持续了七天,老秃山的阵地每天都要被炮火翻耕一遍,每一寸土地下都可能埋着战友的忠骨。
李天佑走到自己的卡车旁,伸手拍了拍饱经风霜的车头。铁皮上的弹痕已经被他用补丁补上,方向盘的磨损处缠着防滑的布条,这辆跟着他从长津湖走到铁原的老伙计,见证了太多生死与奇迹。“休息一下吧,老伙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