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赴昆仑(第1页)

时光荏苒,六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腊月二十八,青城山下的榔坪村早已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炊烟袅袅,空气中飘荡着腊肉的香气和孩童的嬉闹声。

十三岁的米小满,独自一人从山上下来。

昔日那个扎着两个道髻,满山疯跑的小丫头,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眉眼间褪去了大半稚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灵动。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道袍,步履沉稳地走在熟悉的村路上。

推开自家那扇略显斑驳的木门,院子里,爷爷米三斗正佝偻着腰,一下一下慢慢地扫着地。

弟弟米小仓已经上小学了,正趴在院中的石凳上认真写着作业,小身板挺得笔直。

听到开门声,爷孙俩同时抬头,眼中瞬间爆发欢喜的光芒。

“姐姐!”小仓丢下笔就冲了过来。

米三斗也直起腰,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眼眶却有些湿润:“小满回来啦!”

厨房里闻声走出一对中年男女。

他们局促地站在门口,双手不停地在洗得发白的围裙和衣角上搓着,眼神躲闪。

他们前年才被释放回来。

坐足了四年大牢。

并非因为表现不好,而是没人敢给他们减刑。

当年女人被抓走时,尚在哺乳期,即便如此,也未被宽宥,一同被送往了西北改造。

一顿年夜饭,吃得格外安静,只有碗筷碰撞的细微声响。

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饭菜的热气,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

男女几次想给米小满夹菜,筷子抬起又落下,话到嘴边却化作无声的叹息。

他们亏欠这个女儿太多,多到不知从何说起。

更无颜面对她如今这般沉静通透的目光。

饭后,米小满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平静地推到女人面前。

她的声音没有波澜,听不出怨,也听不出亲昵:“这里面有些钱,不多,但足够在村里盘个小铺面,做点踏实的小买卖,以后,好好过日子,把......把小仓带好。”

她又看向弟弟,语气严肃了几分,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小仓,记住姐姐的话,好好读书,走正路,男子汉要有担当,要孝顺爷爷。以后......如果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坎,可以来伏魔观求助。”

没有痛哭流涕的忏悔场面,也没有强行营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