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有热度,有生活(第1页)

这一趟京城之行并未久留,仅两日后,时莱一行人便踏上了返回青城后山的归程。

并非有十万火急之事待办,实在是家里几个小朋友的期末考试日渐临近。

米小满虽说天不怕地不怕,但期末考若进不了班级前五,她怕整个暑假的逍遥日子宣告泡汤。

回到山上,已是下午两点光景。

舟车劳顿,众人腹中空空。

时莱娴熟地系上那条洗得发白的旧围裙,钻进厨房,手脚麻利地开始张罗。

擀面、切葱、烧水,先给大家下几碗面条垫垫肚子,晚饭再正经操办。

用来盛面的,是实打实的海碗。

后院饭桌上,谢灵运和米小满的饭量向来是两大标杆。

原本李万基只是个普通凡人水平,自打吸纳了前世的元神后,食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面对海碗,也得吭哧吭哧干掉双份才觉半饱。

时莱偶尔看着一摞空碗盘算,得亏如今家底还算厚实。

否则光是吃饭这一项,要是搁在以前,还真可能被这几尊大神给吃垮了。

其他小朋友一回到熟悉的地盘,便一窝蜂跑到前山平台去了,或是围着放生池看锦鲤争食,或是兴致勃勃地打理他们那个小小的野果摊位。

唯有苏小暖,默不作声地跟着时莱进了厨房,乖巧地坐在炉膛后的小板凳上。

橘红色的火苗在灶膛里欢快地跳跃舞动,映得他小脸暖烘烘的。

锅里水汽氤氲,面条的麦香渐渐弥漫开来。

这方寸厨房里,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温度与踏实。

......

山外的世界,气候却愈发显得诡谲反常。

该炎热时,烈日毫不留情,高温纪录频频被刷新,大地被炙烤得龟裂;

该寒冷时,北风凛冽如刀,能穿透厚厚的棉衣,直刺筋骨。

狂风、暴雨、洪涝;

烈日、酷暑、干旱;

交替上演,轮番肆虐,仿佛天地间的法则失了序,乱了章法。

国际上便有科学家老调重弹,将一切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这番论调正中某些人的下怀,借此机会大力向发展中国家施压,要求他们节能减排。

讽刺的是,倡议者自家的火电厂却依旧日夜不停地冒着滚滚浓烟。

时莱偶尔看看新闻,对此嗤之以鼻。

他依然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更为精巧的殖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