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 章 首义者必死(第1页)

三国时期。

曹操似有些感叹,“太平天国完啦。”

“这场内乱以后再无成功的可能了。”

“就相当于憋着一口气在,这口气不泄说不定还能一鼓作气莽翻清朝。”

“但这股气一泄便再无可能,除非清朝那边也出现这样大规模的内乱。”

看着这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起义,曹操想到了当初的黄巾起义,也想到了他自己。

当初他虎踞北方携二十万大军伐吴,赤壁的一把大火染红了长江,也烧毁了他一统的希望。

即便他没有如洪秀全一般意志消沉,而是重整旗鼓,但那股气终归还是泄了。

“是啊,他们本就先天不足,便是备也能看出来,他们各处都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唯有一次次胜利才能压的下来。”

“如果彼时带领太平天国的是大贤良师,或者天京事变没有出现,太平天国能成功吗?”

刘备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向了曹操孙权等人。

荀彧开口道,“绝无可能。”

“太平天国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上到下全靠着虚无缥缈的许诺。”

“或许他们有机会消灭满清,但也绝无坐稳天下的可能,他们最后只会成为别人的嫁衣。”

“观太平天国行事,祸端爆发在任何时刻都不会让人感觉奇怪。”

众人听后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各时空许多人对于天京事变的爆发也不奇怪。

太平天国给人的感觉太怪了,立足的开始就是拜的什么上帝,跟中原大地格格不入。

这样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实在是让人很难想象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

【在这之后清军趁机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围困天京,湘军重新夺回了武汉、九江等地,即便如此太平天国也还打出了三河之战,二破江南大营等大胜之仗】

【涌现出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这样优秀的将领,特别是陈玉成天资不可限量,有名帅之姿,最后在1862年因叛徒出卖被俘获就义】

【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与湘军曾国荃部激战数月失利】

【1863–1864年,苏州、杭州相继陷落,天京成为孤城,粮尽援绝】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也有说法为自杀,其子洪天贵福继位】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天京,纵火屠城,太平天国都城陷落,这场浩浩荡荡农民起义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