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里整整齐齐的装了一小叠大黑十。
李言数了一遍,整整二十张,两百块钱。
这些天李言花了不少钱,钱包已经逐渐干瘪,现在花钱的大头已经筹备完了,剩下的也就只是囤一囤粮食。
这两百块钱,就算是李言不继续搞钱,也足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的了。
目前一斤粮食在鸽子市的均价也不过一两毛,两百块钱差不多能买到接近两千斤的粮食。
就算是李言一家六口人,也足够一年的粮食了。
钱还是其次,厚厚信封里装的也不仅仅是这两百块钱,还有着一沓各类票据。
有布票,油票,粮票,甚至于连白酒票都有。
李言嘬了个牙花,隔空冲着李怀德竖了个大拇指。
这位李副厂长真不愧是搞后勤的,这些票怕是一个家庭一年才能积攒到的。
到了他这里,就这样随手装上一个信封,送给了李言。
从一开始的自行车票,外加上钱,再到茶叶和现在的各类生活上所需的票据和钱,李怀德为了拉拢李言,也算是下了血本儿了。
纵观全局,李怀德向来都是收礼的那一个。
也就只有到了李言这里,才反向送出了这么多的东西。
李言接着捏开信封,看了眼信封内检查有没有遗漏。
结果就是这么一看,李言发现还真被他漏下了一样东西。
里面装着的还是一张票据,李言伸出手指,夹出了那张票据之后,才终于看清了庐山真面目。
这是一张电风扇的票据。
李言脸色有些古怪,他以为刚才李怀德送出来的东西就足够离谱了。
没想到最离谱还在这最后面。
在这个年代,粮食其实并不贵,还没有进入大饥荒,许多人想要填饱肚子,也算不上太难。
但凡是涉及到工业品,那就贵的离谱了。
这都是因为国内工业基础还太过薄弱的缘故,许多工业品的产线都依赖于老毛子的援助。
但这些援助也不是白来的,老毛子的心思,就好比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用李言前世看过的简单的话来形容,那就是:
翻译翻译什么叫联合舰队?
什么叫,他妈的,联合舰队!
这些事情的高度,还不是现在李言应该关注的。
倒是那张电风扇的票值得李言注意,这玩意单是一张票就价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