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寸口脉难寻,李言以一指定三关的手法切脉。
与指纹诊法相同,这一指定三关的切脉手法,也中医小儿脉诊的专用手法,出自清代《医宗金鉴》。
具体操作手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同时按压患儿寸、关、尺三部,通过指力轻重变化辨别脉象。
不多时李言得出脉象,脉弦数,疾而有力。
再看舌苔,虽未能完全撬开牙关,但可见患儿舌尖红赤。
这是典型的外感风邪,内闭心包,热极动风之象!
“把窗户开大点,保持通风,但不能直吹孩子!”李言一边吩咐,一边解开孩子的领口,又一边朝着值班大夫说道:“快去准备凉水、毛巾!用物理降温,擦浴腋下、大腿根、手心脚心!”
说罢李言从白大褂口袋中掏出随身带的处方笺和钢笔,笔走龙蛇:
石菖蒲郁金各10克。
甘草,生栀子各15克。
生地黄,玄参,钩藤(后下),知母各30克。
羚羊角粉1.5克(另炖兑入)连翘45克,金银花60克,生石膏120克(打,先煎),安宫牛黄丸一枚(化开鼻饲或灌服),粳米一撮。
一整副药方以白虎汤为核心基础。
方中重用生石膏 ,以辛甘大寒,直清肺胃实热,大剂量使用以快速泻火降温。
知母苦寒质润,既助石膏清热,又能滋阴润燥,防大热伤津。
甘草、粳米,益气护胃,防止石膏、知母苦寒伤中,清热而不伤脾胃。
羚羊角粉咸寒,善清肝火、息肝风,针对热极生风所致的抽搐、惊厥、烦躁,是凉肝息风的要药。
钩藤甘凉,平肝息风、清热定惊,助羚羊角增强止痉之力,且后下保留其挥发性成分以增强药效。
生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善清三焦之火,助清泻热毒从二便而出。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银翘合力增强白虎汤的清解之力,透邪外出。
生地黄,玄参,甘寒质润,凉血滋阴、清热解毒,针对热邪入营,防止热盛伤阴清热不伤阴,滋阴不恋邪。
石菖蒲,郁金,菖蒲开窍豁痰、醒神益智;郁金活血行气、清心开窍,二者配伍增强开窍醒神之力,针对神志不清、胸闷烦躁。
安宫牛黄丸乃是中成药,由牛黄、麝香等组成,清热解毒、镇惊开窍,针对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急危重症,是急救开窍的关键用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