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东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同志们,我们首先要坚信,交皇粮的历史终结是一大进步,是对农村和农民在建国后做出的牺牲的补偿,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都是我们这些工农子弟兵应该举双手拥护的。”
众人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听到秦云东的这番讲话很感动,又有些羞惭。
当干部久了,慢慢淡忘了自己的农民出身,甚至考虑问题还站在农民对立面,如果不是秦云东今天提醒,他们还沉浸在官本位的思想中浑然不知。
秦云东没有批评大家,只是善于地提出告诫,怨天尤人发牢骚谁都会,但问题还是摆在那里,依然得不到解决。与其抱怨,不如把取消农业税的国策看作机遇,倒逼浠水区加速提高经济发展。
“同志们,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工作重心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由原来促农增产变为促农增收;由原来的催耕催种,转变为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自主种植,自主经营,自觉调整产业结构;原来催粮催款转变为服务农民促发展……”
秦云东为大家描绘的远景蓝图,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完全可以作为工作指导方针实施。因此干部们都在快速记笔记,工作方向越来越清晰。
以前他们都对前途很茫然,现在却已经建立起了信心。
秦云东看着大家愈加清澈的眼神,知道他们的确领悟到了他的思路,于是合上记事本。
“同志们,今天咱们开的是诸葛亮会,你们都是浠水区乃至临江市的诸葛亮,谢谢大家集思广益给我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我说的话只是心得体会,还要回去做成正式报告在常委会上讨论通过。因此,大家不要着急,请耐心等待正式文件下发再执行。”
秦云东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搞一言堂,要有集体领导意识,同时他也经常提醒下属不要把他说过的话都当作圣旨。
刘前进站起身信心十足地大声发言:
“秦书记,我觉得您讲得切合实际,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就按您指明的方向走,准没错。您不是常鼓励基层领导要有能动性吗,我是浠水区一把手,愿意先行尝试探索,大家伙看行不行?”
“行!”
全体浠水区的干部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并报以热烈掌声。
秦云东虽然不满意刘前进公开唱反调,却又不方便在公开场合批评他,现在大家的思想刚刚扭转,秦云东不想挫伤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