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的斯台普斯中心,阳光透过穹顶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赛前两小时,TNT的转播车已经架起机位,阿尔伯特对着镜头总结系列赛首战:“快船用团队篮球撕开了马刺的单核防线,专家团90%的人认为,马刺想在洛杉矶扳回一城,除非邓肯场均砍下40分,且角色球员突然爆发。”
史密斯在一旁补充:“但篮球不是算术题,面对快船疯狂的包夹消耗,邓肯的体力,撑不起40分的消耗。”
球员通道里,莱恩·加西亚正系着护踝,邓肯从对面走来。两人在球员通道的拐角停下,没有握手,只是并肩看着场上热身的队友。
“你们的轮换,像永动机。”邓肯先开了口,声音比第一场柔和些。
加西亚笑了笑:“比起你一个人扛全队,这轻松多了。”
“但这样的胜利,少了点血性。”邓肯的嘴角难得弯了弯。
“季后赛的血性,是赢球,不是拼命。”加西亚望着场上跑动的队友,“你比谁都清楚。”
邓肯点头,同样是研究心理学的人,他的计谋很难再加西亚身上起作用,他只能转身走向马刺替补席。阳光落在他的背影上,像一层薄霜——这位24岁的马刺核心,眼神里的疲惫比第一场更重。
贵宾席上,德普碰了碰雷米的胳膊:“他们聊什么呢?不像对手,倒像朋友聊天。”雷米耸耸肩:“伟大的对手,总有别人不懂的默契。”
开场后,马刺果然变了战术。波波维奇让德里克·安德森和史蒂夫·科尔增加跑动,试图用外线三分拉开空间,给邓肯减轻压力。科尔首节命中两记三分,马刺一度以18-15领先,斯台普斯中心的呐喊里,透着一丝紧张。
快船的应对很快,卡莱尔没有执着于包夹邓肯,而是频繁换人——首节还剩4分钟时,他一口气换上比卢普斯、刘易斯、布拉德·米勒和罗恩·哈珀,这套纯替补阵容用跑轰打乱了马刺的节奏。
刘易斯连续两次快攻扣篮,比卢普斯命中三分,快船打出12-2的反击波,首节结束以27-22反超。
次节,主力回归的快船继续掌控节奏。莱恩·加西亚的传球像穿针引线,时而给低位的麦克戴斯喂球,时而找弧顶的刘易斯三分,偶尔还自己突破上篮。
他的节奏变化让马刺的防守无所适从——当对手以为他要传球时,他选择得分;当对手收紧禁区时,他的传球又精准落在底角。
邓肯依旧是马刺的唯一指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