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娘并未因此而气恼,反而欣慰一笑,转身离开。
她太了解妙月的性格,一直都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答应自己不锁门,她就不可能锁门。
可魏冉却能理解妙月初经人事的尴尬心境,从而放弃双凤来潮的乐趣,这份体贴,让幼娘更加坚信她和妙月跟对了人。
翌日一早。
魏冉将一封信件交给驿丞方同庆。
“劳烦方大人跑一趟州牧府,将这封信交给陶州牧。”
方同庆拱手道:“世子放心,下官定亲自将信件送到陶州牧手上。”
信封很厚,里面除了要求让陶谦大量收购米粮的内容外,还有五十万两用于购粮的银票。
早膳期间,他就从方同庆口中了解到,凤阳郡一共有五个县,每个县常住人口大概有三十万。
如果凤阳五县全部灾荒,五个县加起来的灾民至少一百万以上,这一百万灾民,每天要消耗的米粮至少一万担。
大骊一担粮十二斗,每斗十斤,共计一百二十斤。
每天一万担粮食的消耗,也只是建立在让灾民饿不死的情况下。
如果让他们吃饱喝足,每天至少要两万担粮。
如今的大骊通货膨胀,米粮的价格翻了差不多三倍,从几十年前的40文—50文一斗,发展到现在120—150文一斗,土地兼并功不可没。
而且赈灾从来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问题,少则数月多则一年,等新粮食收割,百姓有了吃的,才算赈灾成功。
如果从现在开始计算,新粮下来还需要三个月时间,大概需要一百万担粮。
魏冉并不担心灾民能吃多少粮食、花掉多少银子。
他真正担心的是锦州粮商坐地起价,不法分子暗中搞鬼,甚至煽动民心引发暴乱。
很快,文公公赶着马车拉着魏冉、陈雯儿和她的小侍女出城。
凤阳郡在东南方向,距离洛州不足百里,加快行程,天黑前便能抵达。
…………
商府,锦鲤池旁。
商世杰看着手中信件,不吝赞道:“该说不说,这小子书法还不错。”
他随手将信件丢给陶谦,斜睨对方冷声问道:“是你将凤阳郡灾荒的事透漏给他的?”
陶谦不卑不亢,拱手一礼道:“公子,洛州城距离凤阳不足百里,凤阳全郡灾荒,城内不少百姓都知道此事。”
“倘若我这位总领一州政务的州牧对此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