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番外:大乾的变化(一)(第1页)

港口建成的第一年,停靠来往的船只已经多到数不清。

周边海域平静下来后,不少渔民都出海捕捞去了。

丰收的喜悦,让沿海百姓日日都带着笑脸。

虽然辛苦了些,但之前也辛苦,相比较之下,还是这样的忙碌让他们感到充实。

沿海地区的变化,是为大势所趋。

所以沈舟也并未阻止,只是让皇上加派人手,在大乾海域上来回巡逻,加强防范,同时也保证这些渔民的生命安全。

为了长期发展,在开放港口的半年后,沈舟便借由户部的手,完善了大乾的休渔制度。

进出港口需要登记,确保船只回港,人员上岸,渔网收回,全面实行休渔制度。

海货的增加,物资的丰富,也让渔民们有了多余的海货用来售卖。

但沿海地区,最不缺的,就是海货。

卖也卖不了几个钱。

大乾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得解决道路交通这个问题。

海货弄成干货,倒也能经过长途跋涉,卖给离海远的地区。

只是这样一来,所耗费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还有就是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成本。


沈舟心里也是清楚。

所以在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始派人研制水泥。

因着有沈舟所提供的信息,两个月不到,水泥便被研制了出来。

紧接着,由户部拨款,开始了铺设水泥主干路。

文书发往各地,里面还有水泥的配方,要求各地按照比例,找人开始铺路。

山迪是在港口建成的第二年过来的。

由于回去前他考察过这两个港口,最后选择了离京近的平湖港口。

打算到时,进京一趟。

大船到港前需要报备。

山迪早就提前几日派人先行过去报备了。

所以当他进入港口范围,站在大船的船头前,眺望着前面那人来人往,混杂着各种叫卖声和说笑声的港口时,心里十分惊叹。

当初过来时,这里往来的人并不多,甚至算得上是偏僻。

如今因为这个港口,竟热闹了起来,瞧这人潮涌动的景象,便能知道这里的发展,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

大船的到来,让港口前往来的人群不由驻足观望。

山迪此次前来,带了不少东西过来,有用来交换的,也有用来售卖的,还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