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帝尊已去,道韵长存
秦无殇起身,迈步离开。
他的脚步落在铺满花瓣的泥土上,却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仿佛他本身就是一个融入环境的虚影。
黑袍的衣角拂过低垂的桃枝,枝桠轻颤,几片花瓣悠悠飘落,竟也诡异地消弭了落地的声息。
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穿行于桃林之间,身影在斑驳的光影与纷飞的花雨中渐行渐远,
最终消失在桃林入口处的薄雾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然而,桃林间的众人,却无一人察觉他的离去。
所有生灵,从太玄九杰、院长耆老,到后方众多的师生,依旧沉浸在那浩瀚而直指本心的“道”境之中。
秦无殇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余音绕梁,不止于耳,
更深深烙印在他们的神魂深处,引发着道心最剧烈的共鸣与思考。
抉择,存续,腐朽,守护,牺牲,意义……
这些沉重而根本的命题,如同一个个巨大的旋涡,吞噬了他们全部的心神。
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或震撼、或迷茫、或痛苦、或豁然、或坚定,
皆沉浸在自身的道心拷问之中,对外界的变化已然无知无觉。
整片桃林,陷入了一种奇异的“静”。
并非无声,风仍在吹,花瓣仍在落,甚至远处登天阁的隐约喧嚣仍在传来。
但这片空间的核心,却被一种无形却磅礴浩瀚的“道蕴”所笼罩、所充斥。
这“道蕴”源自方才的讲道,此刻非但没有消散,反而愈发浓郁活跃。
它如同温润而强大的活水,无声地流淌、涤荡在桃林的每一寸空间,
浸润着每一片桃花,更洗涤着场内每一个聆听者的道心与神魂。
肉眼不可见,但灵觉敏锐者却能“看”到,丝丝缕缕的氤氲之气(实为高度凝聚的法则与道韵显化)
在众人头顶盘旋、交织,化作莲花、宝塔、星辰、道纹等种种异象,又悄然没入天灵。
许多弟子周身气息起伏不定,瓶颈松动,甚至有人道境悄然提升而未自知;
许多老师眼中精光闪烁,困扰多年的修行疑惑竟在此刻豁然开朗;
即便是强如太玄九杰、太玄院长等人,亦是眉头紧蹙或舒展,
周身道韵与那弥漫的“道蕴”交相呼应,显然也陷入了极深的感悟与自省之中。
时间在此刻失去了意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