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公已殁矣(第1页)

帮炊事班搬麻袋,帮民兵送饭,跟在在宇文吐屯身后,拿着纸张做着数据记录,又或者帮刘顺等内侍做着跑腿的工作。

这两人倒也不是什么新的小角色。

他们是阿史那蔑儿干与原二妃、宇文安禾的儿子,卓娜的兄弟。

大哥宇文君十八岁,二弟宇文安十二岁。

两兄弟改姓宇文之后,宇文安禾又递了折子,恳求李唯给他们两人赐下汉名。

这没什么不允的,两个字的事,李唯自然答应了。

李唯也没瞎取,君、安两字出自: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这段话说的是居安思危的智慧,送给这两个命运曲折但幸运的男孩来说也很合适。

李唯敲打的意思不多,是直白的希望他们努力活到寿终正寝,能够延续血脉传承。

宇文一脉是卓娜的娘家势力,李唯为此铺垫了很多,总不好辉煌不到一代,徒成了笑话。

两兄弟的心性不算复杂,老大沉默寡言带了些内秀,老二略有些自闭喜欢独处、闷头捯饬些手工活儿。

唯一能算得上毛病的,就是他们很听做娘的、宇文安禾的话。

宇文安禾的三观觉悟、决定着这个家未来三代的走向,但通过李唯的观察与从卓娜、赫连孛、毕力格口中了解了些实际情况后,李唯反倒对宇文氏族很放心了。

并非宇文安禾控制欲强盛,而是当时阿史那王庭的环境如此,宇文安禾只能把孩子教育成这样。

蔑儿干对她的孩子不甚在意,甚至觉得是妨碍他寻欢作乐的累赘。

蔑儿干的态度,助长了大妃乙室氏嚣张的气焰。

在宇文君三岁的时候,他险些被大妃按在水缸里活活淹死。

三岁的孩子,惊惧交加、高热不退,祭祀一刀又一刀的放血,还要给宇文君喂什么仙丹,要不是二妃以宇文家传的汉书手抄本孤本长跪不起、请动了赫连孛,宇文君坟头草都被羊群吃光一茬又以茬了。

她生卓娜时,有名被收买的婢女,拿沾了秽物的剪刀,准备去剪脐带。

生宇文安的时候,产婆一边叫着难产,一边把孩子往她肚子里回推。

宇文安禾能平安养活自己与她所出的全部孩子,不是道运好,是她一步步机关算尽、小心谨慎。

孩子,总不是大人,他听不懂太复杂的道理。

你跟孩子说‘不要和陌生人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