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云层遮盖的太阳,慢慢地从云层里钻出来。
阳光铺洒满海洋,把凉意驱赶得一干二净。
骆羽今天原本还想换地方的,但今天一大早就上了一条大黄鳍,他就不想挪窝了。
让卢萌开着船,慢悠悠转一圈,打下两百斤的重窝,等发窝完毕,开始钓鱼。
昨天的防晒衣是不能穿了,回家洗干净了再穿,今天换了件一模一样的。
可能是大黄鳍带来的好运,今天钓了一天没挪窝,大大小小钓起来8条金枪鱼,还有跟昨天差不多大的鲣鱼三条。
卢萌之前说的话,骆羽感觉已经应验了。
等到第三天一过,整个冷冻舱已经被塞得差不多了。如果要再塞鱼下去,就得把里面的冰刨出来。
搬来弄去的太累了,骆羽还是没有选择这样做,在第四天上午,钓了两个小时,钓起来两条蓝鳍金枪鱼之后,他们开始返航。
回到莱芜河码头,照例就是和韩林分鱼。
分完鱼,骆羽让人把剩下的全部拉走,自己则和赵伟就在码头旁聊起来。
“那三条船看得怎么样?”骆羽问道。
“看了两趟,老马还专门帮忙叫了内行人来看了一趟,都说还是那条30米的,贵虽然贵了点,但船况最好。
并且这条船不是船厂的,而是一个船东放在船厂让帮着代卖的,由于急需用钱所以是贱卖的。
按照市场价,这条船最起码得再加五十个。”
赵伟给骆羽汇报情况,另外两条船,他也大致说了下。
总体来说,另外两条船也还行,但相比于30米那条,船体的新旧程度相差不少不说,船上的设备价值也相差很多。
所以,赵伟也就是大致说了说,毕竟乏善可陈。
“那就下定那条30米的好了。”骆羽道,“回头把船的参数,还有船上的设备明细,给我准备一份表格。具体的船我就不实地去看了,反正你们都已经看过了。”
赵伟点点头,应下了这件事情。
“那我让焦律先把购船合同拟定好,还有如果要交付的话,也还要先进行维保,这笔钱谈过了,从船东的船价上出。”赵伟和骆羽并排走着,卢萌则和张建梅一起,在工地旁不停张望。
从码头边上就能看到正在施工,拔地而起的食堂和工厂。
工地上非常热闹,工地门口,更是热闹非凡。
不仅有卖菜的,还有卖盒饭的,卖小炒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