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跟着骆羽他们的那八只贼鸥,已经十分熟悉大方村附近的环境,真正把这片土地当成了自己的家。
它们现在就生活在大方村,莱芜河码头旁的树上。
一开始,骆羽他们不出海,这些家伙就在莱芜河上面来回游荡,捕食河边的小鱼小虾,和草丛里的昆虫。
等到傍晚,就会集体飞到码头上,等待着渔人们的馈赠。
大家都知道这一窝子海鸥是骆羽和卢萌带来的,对它们好得不得了,什么样的鱼都舍得给。
有人还生怕它们吃不饱,打算在码头上搞个棚子,从早到晚往里面添食物,被骆羽发现后,直接制止了。
这些毕竟还是大自然的鸟儿,骆羽并不想把它们圈养起来。
虽然把它们的家从遥远的南海,搬到了潞城,但它们终究属于大自然,而并不属于骆羽。
也不属于大方村的任何一个人。
因而,放它们在野外生活,还它们野性是必然的。
只有这样的海鸥,才是好的海鸥。
这些家伙的适应能力还挺强,在潞城这边,照样生活得好好的。
不仅如此,开春回暖之后,也不知道从哪里拐来的,这一小撮种群,从八只扩大到了十三只。
骆羽让人在它们巢穴的顶上装了摄像头,到了四月头上,发现它们已经开始在巢穴里产卵,准备孵化小海鸥了。
更令人觉得好玩的是,潞城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其中有两个宿舍的男生和女生,竟然来找骆羽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它们变为自己的毕业论文。
骆羽对此不置可否。
只要不去伤害这些海鸥,让他们观察观察,写写论文也无妨。
过了劳动节,骆羽和卢萌正式启程前往大江水产研究所。
这一次他们没有开车,两个人先把生活用品日常换洗的衣物等,一应物资进行打包发快递先过去。
随后自己轻车简从,带上鬼王金鱼竿,坐上高铁去往大江水产研究所。
由于没有直达高铁班车,骆羽和卢萌在中转城市歇息了一天,这才于5月7日到达。
任飞在高铁站翘首以盼,于上午十点半接到了他们。
“数月不见甚是想念,欢迎你们归来。”任飞的热情一如既往,并没有因为骆羽他们去年工作没有进展而轻视或者冷落他们。
“飞哥热情似火,就像这即将到来的夏日骄阳,我们受宠若惊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