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势力对俊仁亲王的态度始终充满矛盾——他们既需要他作为"活着的神"来维持倭国社会的凝聚力,又恐惧他超越民族主义的价值观会瓦解他们的根基。这种矛盾的本质在于:俊仁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右翼意识形态的最大威胁。
1. 右翼为何需要俊仁?
(1) 维持"神道信仰"的社会控制
战后倭国虽然废除了国家神道,但民众对天皇/皇室的敬畏仍未消失。
俊仁作为"现人神",是右翼维持"倭国特殊性"(即神国思想)的最后象征。
如果没有俊仁,右翼将失去一个重要的精神纽带,难以继续宣扬民族优越论。
(2) 对外塑造"温和倭国”形象
在冷战背景下,倭国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可,尤其是漂亮国的支持。
俊仁的"博爱"形象(如救助战争受害者、推动中日友好)有助于改善倭国的国际声誉。
右翼可以借此掩盖其军国主义残余,声称"倭国已经洗心革面"。
(3) 利用俊仁的"神性"巩固权威
右翼需要一个超越政治的象征来压制民众对民主改革的诉求。
俊仁的"神族"身份让他的言论具有天然合法性,右翼可以借他的名义推行保守政策。
2. 右翼为何恐惧俊仁?
(1) 俊仁的"人类共同体"理念瓦解民族主义
右翼的核心是"大和民族至上",而俊仁认为"所有人类都是平等的"。
如果民众接受俊仁的价值观,民族主义叙事将失去市场。
例如,俊仁支持中日友好,直接挑战右翼的"反中仇共"立场。
(2) 俊仁的"超越国家"行为削弱政府控制
俊仁通过ECMO专利、港口投资等行动,实际上在构建一个不受政府完全控制的跨国网络。
右翼担心这种"民间外交"会架空倭国政府,甚至让倭国沦为中美博弈的棋子而非主导者。
(3) 俊仁的"不合作态度"让右翼无法操控
右翼习惯于利用皇室权威推行政策,但俊仁拒绝成为他们的工具。
例如,他举报服部卓四郎反美,直接打脸右翼的"亲美反共"路线。
他免除ECMO专利费,让依赖技术垄断的财阀(如三井)利益受损,而右翼与财阀关系密切。
右翼对俊仁的态度,类似于"既需要上帝保佑,又害怕上帝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