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3月30日中国贸易代表团访日,西园寺公一来通知俊仁,中国方面还要买货,俊仁掏出账本上次中国方面买了青霉素 50万支 ,链霉素 30万支,对氨基水杨酸钠 10万支, 异烟肼 5万瓶 ,维生素AB 10万瓶,这次要买多少?
西园寺公一说:“中国方面,这次除了买药品,还要买化肥。”
在1950年代,中国确实面临粮食增产压力,而日本化肥工业领先(尤其是1950年代东洋高压尿素法的突破)。
1955年中国化肥年需求约200万吨,但产能仅10万吨。日本当年化肥出口量约50万吨,其中对华贸易受巴统限制。
廖承志的加急电报:
【药品部分】
青霉素追加30万支(战备库存见底)
链霉素追加20万支(鼠疫防控压力剧增)
异烟肼翻倍要10万瓶(结核病院告急)
【新增项】
硫酸铵化肥5万吨(华北春耕等肥如渴)
俊仁的算盘速响:
“青霉素利润300%……
化肥利润500%!
这波能换江西稀土矿十年开采权!”
俊仁说:“化肥,我帮你去找三井定,还是他们自己去跟三井谈?”
俊仁心想:“下次可以推荐给三井淤泥变化肥的技术。”
西园寺公一说:“我去问问中国同志,如果他们需要殿下您帮忙再请您出面!”
俊仁说:“好的!”
不过比起中国贸易代表团军人对另一个人更感兴趣,新上任的国铁总裁十河信二。 因为这老头宣称要搞一个时速超过200公里的新干线列车,50年代人类的列车时速还停留在三四十公里,历史上最快的列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的亚细亚号,200公里如果按传统的内燃机的话,那等于燃料,还有车头的燃气是要扩大四五倍,那就相当于车头要加重扩大4倍,太大的车头反而会拖慢速度。他在1935年雍仁亲王去伪满洲国访问的时候也曾做过亚细亚号。他更在1938年第4师团驻在长春期间见过十河信二,印象中这老头不像是疯的,而且他更知道这老头提出的20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是可能的,他们雅各宾就有比200公里每小时还高速的列车,但是使用的是激光推进,但是激关推进在1954年的地球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且要建设那样的高速列车,就必须对传统铁路进行改造,因为那样的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