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三十九、这东西居然是自然产物(第1页)

“记录数据:目标对400-600Hz连续声波有明显排斥反应。”

董博士快速翻看着实验数据,“这与蓝星大型海洋哺乳类的敏感频段有些吻合。”

操作台前,三组科研人员正在接受着从实验装置搜集到的分析数据:

“近距离组织采样显示,目标表皮具有类似鲸鱼的声波接收结构。”

“而且它对于我们的浮标型实验装置并不敏感,可能是由于体积过小,被无视了。”

“已经有四个信号发射器吸附在海兽身上,并没有让其有任何反应。”

“我们也许可以尝试在所有的大型海兽身上都装上定位器。”

“此外,海兽的外皮强度很高,单凭海浪推动,装在浮箱上的探针根本没办法刺进去,无法获得具体的生物标本,需要附加的推力。”

“从现在观测到的行为模式分析,显示它有典型的领地意识特征。”

万院长盯着实时传回的生物数据:“目前看起来看不像是虫族那种生化改造产物,继续测试它的攻击阈值。”

“启动第四阶段测试。”董博士切换到一个红色按钮,“释放低频阵列,模拟各种海洋生物的天敌或者求偶声波。”

深海中的发射器突然释放出一组20-50Hz的次声波。

监控画面里,海兽的游动轨迹立即出现紊乱,它开始以8字形路线快速游动。

“有意思!”丁参谋长凑近屏幕,“它在用运动抵消声波干扰,这是典型的生物本能防御机制。”

突然,海兽猛地潜入水下。监测仪显示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潜。

“深度800米...1000米...1500米!”操作员惊呼,“速度好快!”

“启动吸附信标。”万院长下令,“正好看看它的极限下潜能力。”

先前吸附在海兽身上的信标立即被激活,开始向上方的九天发送位置信号。

数据显示,海兽最终在4187米深度停止下潜,这个深度早已超过蓝星上所有鲸类的极限。

“十分钟时间,下潜了差不多四千米,这种灵活程度和速度,我们根本不可能在水下对其造成威胁。”

“你们还没考虑这东西能够支撑这种下潜速度和深度的身体强度!”董博士脸色很难看,这只海兽的数据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如果它是硬抗的,我真的想象不到除了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电磁轨道炮,还有什么能够对它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